韓國擔心上海威脅<br>釜山恐淪為二流港口

韓國擔心上海威脅
釜山恐淪為二流港口

上海的洋山港還要十多年後才全部建成,但它威力之強大,令韓國政府已感到恐慌!韓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最近向韓國政府提交了一份洋山港對韓國影響的報告,報告指如果韓國釜山港不引入減價制度等應變措施,招攬大型貨輪,待洋山港建成後,釜山港的貨物處理量,最少減三成,極有可能淪為二流港口。

這份「上海物流報告」指出,目前上海港口的處理能力,早已超越釜山港,但因為上海港口水位較淺,很多從上海港出發的貨輪,都只在上海裝半船貨物,然後去釜山港裝滿,再前往歐美;大連、天津等港口出發的貨輪,也有同樣情況,這些來自中國的中轉貨物,佔釜山港全部物流量兩至三成。

上海港口水位較淺

不過,在二○二○年建成後的洋山港,比上海港水深得多,從中國出發的貨輪,毋須再去釜山港,貨物可以直接由洋山港出口往歐美,這將對釜山和光陽港兩大韓國港口的貨物處理量,造成嚴重打擊。而韓國一直希望以釜山和光陽兩港口作為中心,建設東北亞物流中心的希望也隨之幻滅。
洋山港最令人「畏懼」的地方,是它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處理能力,一年可處理的集裝箱,是現時釜山港三倍。如果洋山港吸收了目前上海背後地區急劇膨脹的物流量,而貨船又利用洋山港直通航線的話,可以節省四成費用,相當具競爭力。

釜山港須減中轉費

洋山港首期工程今年底展開,有五個泊位;到二○二○年,將有二百多個泊位,一年可超過二千萬標準箱吞吐量。
為今之計,釜山港等港口必須引進中轉費用減免等制度,同時必須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超大型貨輪,才不會被排擠為二流港口。不過,韓國開發研究院高日東就認為,釜山港單靠提升集裝箱的處理能力,並不足以跟上海對撼,必須從目前集裝箱中轉業務之外,開發以中國為對象的背後物流中心等高增值業務。
國際先驅導報/朝鮮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