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能集團(131)不是大公司,市值僅3.15億元,知名度不高。主席兼大股東趙世曾,Ball場花邊新聞多過卓能的公司消息。現在,趙氏以將近古稀之年(現年69歲),透過卓能大舉進軍澳門,賭注下得不輕。
■卓能前身是「遠東羊毛纖維」,屬七十年代初期上市公司,八十年代前主業紡毛與漂染結束,成為不折不扣的殼公司,81年至88年停牌7年,停牌前最低市值僅132萬元。88年中,已故航運巨子兼古董收藏家趙從衍第3子趙世曾,將5項物業注入,借殼上市,並改公司名稱。趙世曾現時持有卓能69%,街貨31%市值不足1億元。
■卓能近日的大新聞,是上月中宣布簽約收購澳門1幅土地(佔99%),作價8億元,須股東大會通過始作實。地皮位於路環島石排灣馬路,距其他興建中賭場集中區不遠。
地皮面積9.74萬方呎,計劃興建100-130萬方呎頂級住宅大廈、服務式公寓及賭場等,總投資20億元,相等於每方呎樓面成本1740元。
20億元總投資,相當於每股卓能投資27.3元於澳門,或相當於股價4.30元的6.3倍。假設將來每方呎賺?增值20%,每股卓能得益5.50元,是股價的1.3倍;當然,若然蝕?減值20%,每股卓能所失,便已超過股價。
■05年6月底年結時,卓能的NAV15.24億元。20億元澳門的新計劃,代表卓能「賭大」1倍有餘。所以,無論相對於卓能的市值或NAV,卓能新計劃是1項頗重的賭注。
■卓能手上現金僅1508萬元,須付息的借貸共6.40億元,借貸淨額6.25億元,淨借貸比率41%,不算高。(借貸中,有3.15億元來自趙世曾的建築師公司,卓能支付利息,周息以Prime加1.8厘計。)收購澳門地皮一旦落實,淨借貸比率將立即升至95%,將來變化,則視乎現有物業出售進度而定。
PE0.8倍無意義
■05年(6月年結),卓能純利3.73億元(04年僅2882萬元),以市值3.15億元計算,PE僅0.8倍,但無意義。去年盈利中,有3.83億元來自物業重估盈餘減遞延稅項。不計這個項目,去年實際虧損1千萬元,負PE31.5倍。
■05年6月底,每股帳面NAV20.82元,股價折讓接近8成。將來若然供股,則每股NAV會有攤薄。卓能曾在00年、01年及03年供股。供股對股價影響如何,不必細表。
■卓能現時擁有24.03億元物業,84%位於本港,8%位於深圳,8%位於吉隆坡。
●卓能以NAV折讓近8成的條件,是否值得「冷敲」,本欄沒有意見。未來股價,當然視乎澳門大賭戰績如何,而在發展澳門大計的過程中,集資的陰影將揮之不去。
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