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反電腦愛用稿紙

才子反電腦愛用稿紙

香港詞壇巨匠黃霑早已乘風遠去,但他的風流文采、他孜孜不倦的精神,仍在港大的「黃霑書房」內繞樑迴盪。有緣成為黃霑老師的港大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吳俊雄憶述,外表狂放不羈的霑叔,骨子裏其實是個求學認真、尊師重道的勤學生。

「唔押韻係罪過」

黃霑六三年於港大畢業,八二年取得碩士學位。他再在九八年重返港大攻讀博士時,曾跟吳俊雄學習論文寫作,「我哋人人叫佢才子,才子返到嚟跟我學寫作,當時真係覺得天方夜譚。」對霑叔這位「高才生」,吳俊雄讚不絕口,他指黃霑上課時用心做筆記,還會在手稿旁加上自己的見解,反映他求學問時一絲不苟。霑叔曾旁聽吳俊雄教授的「大眾傳媒與社會」課程,二十四堂之中,僅得一課缺席。霑叔留下大量手稿,原來他是個「反電腦」分子,愛用印有他名字的專用稿紙寫作。
黃霑外表星味甚濃,內裏則是個對文字執着的人。吳俊雄說:「佢一本書可以睇足四次,有問題就搵人求證,又挑好多同讀書有關嘅印鑑,如《讀書是福》、《年年歲歲一床書》等。」霑叔生前曾批評新一代填詞人作品經常「唔啱音」,「佢曾經講過,填詞唔押韻係一種罪過。」吳說,從霑叔的手稿中發現,他為了填好一句歌詞,竟可以一口氣找出約三十個押韻字,再慢慢琢磨用字,「佢真係認真得好得人驚。」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