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與體育千絲萬縷,看到香港舞蹈代表葉賜偉、葉何天虹夫婦跳了個多鐘標準舞後,汗流浹背,凸顯了舞者的體能;難怪舞蹈早在九八年曼谷亞運已成為示範項目,○一年更是日本秋田世界運動會的賽項,而今年的澳門東亞運亦首次將體育舞蹈納入賽項。對於能夠用舞蹈來參賽東亞運,習舞多年的葉氏夫婦均說:是夢想成真。
文:徐嘉華
圖:曾顯華
香港今次派出三對夫婦舞蹈家參加東亞運(見附表),身為港大教授、自小習中國舞的何天虹說:「體育舞蹈集藝術及運動(有足夠運動量)於一身,好多人講一生一藝術、一生一運動,這運動剛好糅合兩者,藝術性又高,無論跳的或是觀看的,都會好享受。」’
自資學舞耗盡心力
葉賜偉及何天虹九八年開始夾舞,隨後更成為夫婦,兩人由○一年開始連續四年奪得香港業餘標準舞總冠軍。主職會計師、在大專時學習芭蕾舞的葉賜偉說:「學跳舞時沒想過參賽,只想將舞跳到最靚;但後來發現參賽是一個令你進步的機會,每賽完一次,我們的水準都會提升。」葉氏夫婦由○一年開始到國外參賽至今,曾獲○二年新加坡國際體育舞蹈錦標賽的亞洲組標準舞的亞軍。
體育舞蹈一向缺乏政府資助,他倆多年來自資學舞,每堂四十五分鐘費用約五百至一千多元不等,花費多到計不清;像臨近東亞運,兩人每天早上到私人教練學舞,下午照舊上班,晚上跑樓梯練氣,所花的金錢、時間和心機,計唔到咁多,但他倆覺得值,因為鍾意。
擅跳狐步 演繹優美
葉氏夫婦參加的標準舞有五款,須逐一演繹,且臨場才知道大賽採用的音樂;更甚的是一日要應付初賽、決賽及五項不同舞步,所費的心力、氣力很大。而兩人最有信心是狐步,因動作較柔及優美,較適合他倆的風格,不似探戈的激情。
目標爭前六名的何天虹說:「以我們的條件(指業餘)及資源限制,能有現時的水平已算不錯。」但兩人的優勝之處是默契及對跳舞藝術有共同看法。葉賜偉說:「我們覺得表現優美的動作比輸贏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