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實施 機制下月公布<br>巴士車資$15或以上減價一成

明年起實施 機制下月公布
巴士車資$15或以上減價一成

【本報訊】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主催多時的巴士可加可減機制將於下月公布,據悉港府放棄要求票價劃一減價一成,但要求機制明年實施時,車資十五元或以上的長途線減價約一成,巴士公司的合理利潤水平則須由百分之十三減至約百分之九。 記者:呂焯均、麥志榮

廖秀冬昨在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表示,政府下月會將巴士票價可加可減機制交立法會討論,機制會以生活指數等因素定出具透明度的方程式,計算票價上限,但票價不會一刀切,為照顧偏遠地區須跨區上班的居民,長途巴士乘客會有較多優惠,當局亦會盡力向公共交通機構爭取長者假日票價優惠。至於地鐵及九鐵的票價,則仍要待兩鐵合併才可調低。

計算物價指數

據了解,有關機制設定的方程式會列出巴士公司的主要經營成本,包括員工成本、維修保養開支、消費物價指數等,然後每年按方程式計算,以決定應否調整票價。現時政府規定巴士公司的合理利潤是資產值百分之十三,新機制則把合理利潤減至約百分之九,以反映現今企業的合理利潤水平。
環運局與三間巴士公司談判時,三巴曾提出近年油價大幅上升,油價佔巴士營運成本已由約百分之六、七,急升至一成以上,故油價應列入新機制方程式內。不過環運局認為油價變動大,數個月已有多次升跌,若列入機制內,可能令票價波動太頻密。

利潤降百分四

巴士公司又反對把消費物價指數列入方程式,因公司向外採購零件或巴士時,外國可能正值通脹,故不能當本地出現通縮便減價,但環運局堅持應該以此反映市民負擔能力。
合理利潤方面,巴士公司不滿由百分之十三減至約百分之九,減幅約百分之四,九巴指在政府鐵路優先政策下,近年不斷取消巴士線,今年營運狀況已轉差,預計利潤可能減至百分之八,加上未來數年須投資改善車站環境、設車站電子系統為乘客提供巴士資訊、減低巴士排污,又要繼續購買新車換舊車等,開支甚大。城巴和新巴的利潤水平較九巴低,未來須替換的舊巴士數量較九巴更多。
過去數年本港出現通縮,但巴士票價無相應下調。環運局接受巴士公司解釋,指在過去數年巴士公司也有提供優惠,包括長者假日一元乘車優惠、十元及十五元以上長途路線票價半成及一成優惠等,加上加薪及油價上升等因素,令營運成本大增。因此,環運局放棄要求巴士公司按過去數年累計通縮逾一成,相應調低票價,只須巴士公司調低長途線票價,凡車資十五元或以上路線,一律減價約一成。

盼不只減幾毫

立法會議員陳偉業表示,希望機制公布後不會只減一角幾毫,否則市民將會極度失望。
九巴發言人則表示,希望新機制可平衡各方面利益,「應加就加,有需要減就減」;新巴及城巴表示,港府一直有就機制諮詢巴士公司,目前正等待政府公布。

廖秀冬昨表示,可加可減機制會以具透明度的方程式,計算巴士票價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