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銀行界經過3個月時間考慮,決定繼續維持以「最優惠利率」(P,現為7或7.25厘)作為釐定按揭息率的基準,擱置金管局早前提出以「綜合利率」作為按揭息率指標的提議。
【本報訊】銀行界的意見認為,綜合利率未必能反映每家銀行的成本結構,而且可能會令客戶感混亂。
金管局下月起定期公布
不過,金管局關注利率風險對銀行盈利的影響,因此即使缺乏銀行界支持,也決定由12月起定期公布綜合利率。
綜合利率是按照銀行平均資金成本指數計算的利率。根據金管局的研究報告,綜合利率是按照3個月銀行同業拆息,以及銀行的實質存款利率平均數,再按照整個銀行業的同業拆借金額和存款構成,經過加權調整後編製而成。
金管局鼓吹引入綜合利率,是從利率波動對銀行帶來的風險角度出發。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擔心的是,當資金流走而港息持續高於美息,如果美國期間並無加息,本港的P也無法上調,屆時銀行資金成本會上升,按揭貸款息差以致銀行盈利都將受壓。
然而,銀行界對息率管理能力似乎頗有信心。銀行公會署理主席盧重興說,銀行界普遍信奉「leaveittothemarket」(交給市場決定)。01年起,本港利率已經全面市場化和自由化,銀行按本身的資產負債組合、風險管理和業務策略等因素,決定長期貸款息率;由於各家銀行資產負債及成本結構不同,若以單一利率作基準,未必切合實際情况。
銀行公會同時呼籲業界謹慎制訂按揭息率。盧重興說,由於按揭貸款佔銀行貸款組合比例相當高,銀行要以審慎和保守策略,來制訂按揭利率計算機制。
金管局發言人說,研究報告旨在希望業界在釐定按揭息率時,留心長期資金成本,即使該局關注利率風險對銀行盈利的影響,但會容許業界自行釐定按揭息率。
發言人續說,綜合利率可以反映大部份銀行的資金成本,因此金管局計劃編製及定期公布,給銀行參考資金成本走勢,並可按照本身情况,決定以P或綜合利率,作為釐定按揭息率的基準。
經濟好轉破產減一成
另外,破產管理署昨日公布,9月份申請破產841宗,較8月份減少約一成,較去年9月份則減少2%,首9個月累計申請破產7578宗,較去年同期大減兩成。
9月份法庭頒布的破產令有716宗,較8月減少347宗或33%;與去年同期比較,大減289宗或29%。首9個月破產令合共7583宗,較去年同期減少33%。對於9月破產情況,盧重興回應稱,因為本港經濟持續改善,故破產數目自然會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