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論理財:對明年預算案一些建議

德勤論理財:對明年預算案一些建議

行政長官曾蔭權上星期發表他上任後的第1份施政報告,題為「強政勵治福為民開」。報告中提及政制發展、加強與中央和內地的關係、環境與健康等多方面的政策。至於經濟發展方面,則以「全方位發展經濟」為基調,包括深化CEPA、加強區域經濟合作等措施,其中對「鞏固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和國家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交通運輸及資訊中心的地位」,以及「在香港具有比較優勢的環節加強努力,鞏固既有支柱產業的重要地位」這兩點,我們尤其認同。這些發展方向,與我們一直向政府提出應集中資源發展香港強項的建議脗合。整體而言,我們認為這份報告內容沉實平穩,為香港的短期發展提供了一些方向。

施政報告稅務着墨少

在這份施政報告中,有關稅務政策着墨不多,其中只提到取消遺產稅和豁免離岸基金繳交利得稅,我們亦認同這兩項措施有助吸引投資者及離岸基金到港投資,惟報告中卻沒有提及減稅措施,因而被評為未能回應中產階層的期望。
行政長官明言,稅務政策是財政司司長的職責,因此沒有在施政報告中作交代。我們期望唐司長在明年2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可以配合施政報告中提到的方向,例如鞏固發展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及推動環保,以及制訂合適的稅務及相關政策。
香港奉行的簡單稅制及低稅率,一直是吸引投資者在港營商的重要因素。在這基礎上,我們建議政府制訂更具確定性及清晰的稅務政策、提供適當的稅務寬減優惠、成立專門部門協助投資者開展業務及處領申請牌照事宜,以及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以吸引投資者。例如為吸引跨國企業來港設立地區總部,政府可考慮讓其跨境業務的利潤享有50%扣減。就集團而言,政府可讓同一集團中的公司互相抵銷盈虧,另因應Consco案例應用「考慮全部事實」的原則,清楚界定貿易利潤的來源地,讓從事跨境業務的商人有清晰的指引。在加強與中國大陸的融合方面,香港可與中國大陸達成全面性的雙邊稅務安排,例如考慮加入條款,以減低香港居民在國內的資產收益、利息及股息等的預提稅。

改善環境保持競爭力

除了稅務政策外,政府亦須在其他方面作出配合,例如改善本港的環境。施政報告已提及多項改善環境的措施,例如節省能源、固體廢物處理等,政府可就此設立各項環保稅,更有效地改善香港的空氣,減低污染,保持競爭力。
我們期望財政司司長在05/06的預算案內,亦會交代長遠的稅務政策,例如進行全面性的稅務檢討、擴闊稅基、以用者自付的原則檢討間接稅等。政府一直研究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我們認為在開徵相關稅項前,應先檢討現有的間接稅及收費,並在正式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時,相應地調整直接稅。
短期而言,政府可考慮與市民大眾分享經濟復甦成果,尤其是減輕中產階層的負擔。我們建議將薪俸稅的稅階及邊際稅率回復至2002/03年的水平,並向納稅人提供幼稚園教育開支及醫療保險保費扣減。
行政長官提及制訂稅務政策是財政司司長的職責,我們期待唐英年司長在明年2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會提出短期及長期的稅務及經濟措施,配合施政報告中的全方位發展經濟的方向,進一步發揮香港現有的優勢,締造更美好的營商環境。
羅盛慕嫻 德勤會計師行稅務合夥人
黃啟恩 稅務知識管理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