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原地產工商部統計,今年第三季工廈物業買賣合約登記有1466宗,較第二季跌9%,總值也跌3.3%,至44.2億元。
該行指出,雖然工廈第三季的登記量值都下跌,但首三季的工廈摸貨登記量卻達317宗,已較去年全年的190宗多67%。其中荃灣、觀塘及葵涌,更是摸貨登記量的首3位地區。而第三季工廈摸售個案中,最大賺幅達57.4%,是葵涌美達中心15樓1室,面積12237方呎,540萬元買入,持貨9日,以850萬元摸出。
由於首三季工廈登記已近4377宗,接近去年全年4465宗水平,該行預計,今年全年登記料達4800宗,總值140億元,均為96年有登錄以來的新高。
逾2000萬登記升12%
此外,利嘉閣研究部主管周滿傑指出,雖然第三季工廈登記量及總值都下跌,但其中逾2000萬元的登記個案卻較第二季升12%,反映有外國基金或發展商收購大樓面工廈作長線投資,或整幢收購作重建之用。另他預計,CEPA第三階段協議於明年生效的消息,將帶動本季交投回升至1800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