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待台灣可否家常點?

大陸待台灣可否家常點?

焦國標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前副教授

中國外交實際幹甚麼,我不從事外交,也不研究外交,說不大清楚。可是它看起來在幹甚麼,我卻有些直觀的感覺和簡單的歸納。我覺得它每天的工作不外四大項:一擠壓台灣,二抗議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三抵禦美國(推行全球民主化),四結交獨裁者(金正日、卡斯特羅和伊朗等)。換言之,中國外交有三敵一友,打擊三敵,爭取一友,搞國際統一戰線,是其日常工作。除去這幾件事,好像就沒甚麼事做了。我這些概括可能不太準確,或只是一孔之見。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外交人士姑妄聽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別掃領導人面子

本文不談其他三項,單說擠壓台灣一項。這些年來,隔不了幾天就會出現一個新聞事件,不是大陸外交部不許台灣這個領導人出國,就是不許台灣參加哪個國際組織。眼下就有兩件事:一是不許王金平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二是不許李登輝到紐約國際新聞俱樂部演講。前者大陸看來要如願以償,王金平參加不了,後者沒有成功,李登輝還是去演講了。稍早,陳水扁想出席這次APEC,被大陸外交戰士搞黃了,想換王金平試試,還是不行。再早,馬英九想到香港走走,也給搞了。
我不是為台灣這些領導人鳴冤叫屈,我只是就普通人,一個不懂外交的普通人的眼光,談一些個人看法。
大陸外交這種做法我認為不可取。第一,你天天喊着要和平統一,要和平統一,可是這樣掃台灣大小領導人面子,你和平統一得了嗎?記得有一次,李登輝想訪問一下自己的母校康奈爾大學,也被大陸阻擾,未能成行。甚至李曾想以私人身份到日本看看,也不得如願。這還都是李退休後的事。我覺得有些過份。台灣領導人也是人,是人就有各種身份,各個側面,各種需求,各種人之常情,這些身份、側面、需求和常情應該盡可能被尊重,才可能建立良性關係,然後才可能坐在一起談國事。外交也是人交,應該人性化。

別管美國「內政」

第二,各種國際組織,幾十個或上百個國家和地區加入,多一個台灣,無非是開會多加一把椅子,吃飯多放一套刀叉而已,有甚麼大不了?特別是美國對台灣的態度,大陸特別上心,特別在意,特別阻撓。在我看來,只要他美國總統有空閒,只要他們白宮日程官員安排得當,他們愛接待誰接待誰,愛甚麼規格接待甚麼規格接待。那是美國的「內政」,我才懶得關心,懶得計較。阿扁君若有本事,他成年住白宮不走也行。
再如那些太平洋島國,面積固然很小,想必再多建一棟房子的地皮還是有的,它想把這棟房子叫做台灣使館,那就叫去吧。哎呀不得了,這不成了雙重承認嗎?這不是一中一台嗎?他愛幾重幾重,他愛幾台幾台,天塌不了,不要為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動肝火。

別承繼毛的恩怨

當代國際關係的各種準則,也就幾十年的歷史,不是萬年不變的律條,不放心上,它就甚麼也不是;奉為金科玉律,純粹是自尋煩惱。大陸與台灣,為爭取中美洲、南太平洋那些小國的承認,玩命送錢,中華民國送錢的前門走,中華人民共和國送錢的後門進,把中華民族的錢送光了,臉丟盡了。
大陸能夠接受「一中各表」,為麼不試着接受「一中各為」?他台灣有十八般武藝,使去,不要管他,不要擠壓他,他能撲楞到哪兒撲楞到哪兒,那是他的能耐,由他去。毛澤東與蔣介石的恩怨、不共戴天、你死我活、勢不兩立,由五十多年前一直延續到現在,由中國大陸一直延續到國際社會,由第一代一直延續到第四代,實在是非理性得可以。大陸繼承毛的政治地盤可也,連毛特色的恩怨及其處置方式也一併繼承下來,似乎不夠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