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好容易 - 李純恩

「成功」好容易 - 李純恩

香港傳媒除了喜歡用一個「大」字之外,第二位喜用名詞,就非「成功」莫屬了。
「本報委托XX大學XX研究中心做的XX調查,結果成功訪問了XX個人士。」像這樣的「成功報道」,報端無日無之。
做一個調查,訪問了多少人就是訪問了多少人,有甚麼「成功」不「成功」呢?既然完成訪問了,就一定是「成功訪問」,不然你就沒有完成訪問,沒有完成的訪問,不在報道之列,還有甚麼「成功」不「成功」的問題呢?
有時我們會看到這樣的新聞報道:「──最後,有三十二位選手成功到達終點。」都說選手到達終點了,還有甚麼「成功」不「成功」的分別嗎?
有一年,克林頓訪問中國,第一站到西安,香港的報紙上寫「──克林頓的專機在晚上X時X分,成功在西安機場降落。」看起來,好像克林頓的飛機在之前遇到了麻煩,後來排除萬難,「成功」着陸。
「成功接通電話」、「成功拿到參加表格」、「成功坐上直通巴士」、「成功買到一隻小狗」、「成功辦成離婚手續」、「成功獲得美國簽證」、「成功取得博士學位」、「成功洗掉了白襯衫上的朱古力污蹟」──在香港記者筆下,「成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有事情的過去式,皆為「成功」,所以,許多水平不高,識字不多,見識不廣的人,也照樣可以在傳媒工作,當無冕皇帝,「為社會伸張公義」,寫「新聞報道」。因為,在此之前,他們不知怎麼一來,「成功」做了記者。那才是真正的「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