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般認為三、四歲幼兒說話口齒不清,只要剪掉舌繫帶就能改善,但台灣奇美醫學中心卻指出,這是不正確的觀念,兒童說話不清,必須在四至七歲期間予以矯正,否則將會影響到語言的發展和學習。
4歲後才能評估
台灣《東森新聞網》報道,奇美醫學中心復健科治療師柯美如表示,說話口齒不清在醫學上稱為「機能性構音異常」。
根據外國資料顯示,構音異常佔所有兒童的語言問題三成九至五成,但並非所有年齡組別的兒童都出現構音障礙而需要接受矯正。
柯美如指出,目前到該中心復健科就診的構音障礙兒童約是三至八歲,但四歲前的兒童構音能力尚在發展中,所以構音障礙要從四歲後才能開始評估,因此矯正的黃金期是四至七歲。
柯美如強調,機能性構音障礙的治癒機會甚高,多數兒童都能獲得正常的構音及良好說話的清晰度,但由於構音行為是日積月累的,兒童得不斷練習,治療才能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