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製河豚宴三人送院

自家製河豚宴三人送院

【本報訊】赤柱馬坑邨一家庭前晚發生吃「雞泡魚」(河豚)中毒事件。一對夫婦在香港仔鴨脷洲街市附近購得數條雞泡魚,然後回家烹飪一餐包括魚湯在內的「河豚宴」,事後,該對夫婦及另一名親友相繼出現手腳麻痹、頭痛頭暈現象。三人報警送院,目前尚有一人留醫,情況穩定。

手腳麻痹乏力

懷疑吃雞泡魚中毒的三名男女,包括一對姓鄭(四十三歲)及姓黃(三十七歲)的夫婦,以及黃婦的胞姊(四十九歲)。三人報稱前日在鴨脷洲街市附近買來雞泡魚,當晚七時許在家中煮吃,至凌晨四時四十分,各人報稱不適送院。
衞生署表示,事件中的三名傷者,在食用雞泡魚兩至八個小時內先後出現手腳麻痹、頭痛頭暈,體身疲倦無力情況,經送往東區醫院治療後,只有一名姓黃(四十九歲)婦人需留醫,另外兩人已出院。
廣東人俗稱河豚為雞泡魚,主要生長於沿海地區,外形呈橢圓,腹部有刺,遇到攻擊時會將自己的腹部鼓脹用來阻嚇敵人;河豚含有河豚毒及河豚酸兩種致命毒素,尤其在其血液、卵巢及肝臟中含毒素最高,這兩種毒素會麻痹人的神經中樞、血管中樞,從而致死。不過,由於河豚肉質鮮美,因此向有「拚死吃河豚」之說。
吃河豚中毒的情況一般是在進食後十分鐘至三小時內發生,症狀多為惡心、嘔吐、腹痛或腹瀉等,繼而四肢乏力及麻痹,最後因呼吸系統麻痹致死,由中毒至死亡一般是六至二十四小時內。
目前對河豚中毒並沒有特效藥,一般烹調溫度亦無法將其毒素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