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央首肯讓黃仁龍出任律政司司長,熟悉內地的時事評論員李怡認為,中央政治的派系鬥爭造就了此人事任命,破格任用黃仁龍並不代表中央領導人改變了用人思維。他並指出,雖然黃仁龍與北京素無交情,但可能比前任的梁愛詩更為順從,因為北京很了解梁愛詩,對她做的事都放心及接受,讓她有一些自主空間,這是黃仁龍欠缺的。
不算是異見人士
李怡解釋,若找一名在內地有人脈關係的人士出任律政司司長可能弄巧反拙,因為內地官場的派系鬥爭,令領導人傾向由一些沒有關係的人士出任要職,若找一個與內地關係密切的人,領導人便要弄明白,究竟那人與內地哪個派系關係良好這些複雜問題。
他續稱,黃仁龍既不是45條關注組也非民主黨,參與反釋法遊行只是表達法律上的訴求,黃不算是異見人士,只能說他是與中央沒有「同見」。
至於親北京的法律界人士公信力低,若要由他們掌管律政司,倒不如要求梁愛詩留任。
務實低調終出線
另一名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則認為,中央任命黃仁龍算不上突破,但反映北京對香港人事任命信心增強,因為官員任命權最終在中央手上,事實上過往任命官員沒有出亂子,既然曾蔭權能擔任特首,黃仁龍當律政司司長也沒有問題。
他又稱,親北京大狀最終未能出線,是因為姿態太高調,變成適得其反,反而務實、低調的黃仁龍方適合本港目前的需要。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