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一向耳聽八方,有次坐車聽到呢段對話:「各生有冇趕低啲乜?」「許話𠵱家去睇跌打,叫李個一陣去痕身躉。」聽完真係得啖笑。香港人好奇怪,大人細路可以為咗學普通話同英文,幾忙都跑去貼錢學拼音,偏偏就忽視了粵語正音,不但學童說話時有懶音,成年人亦未必可分辨清楚。教授話:要學好粵語,就要學拼音!
記者:盧家蕙
攝影:林栢鈞、陳偉強
Model:梁任酉壽(FromSalvador)
身兼城大中文、繙譯及語言學系助理教授藺蓀指出,不少香港人有懶音或讀錯音的問題。藺博士指出學習「粵拼」並不困難,小學生一個月便可學懂。
就讀小學二年級的梁小朋友,無學過粵語拼音。
森美:要改非一朝一夕
現在聽電台,主持/DJ的懶音實在多得緊要,問過一些在職主持,他表示,從前在電台工作的確很嚴謹,但近年入職的都沒有粵音訓練,他自己就經常讀錯,公司只會在事後私下糾正他的錯處
問及DJ森美,入行前曾經接受過粵音正讀的訓練。目前在大學教授的RadioEntertainmentCourse中的他,也有向學生提及粵語拼音的重要。他直言:「無論是DJ、藝人也好,很多時候也會讀錯字,或忽略了粵語正音的重要。不過在我而言,這並非甚麼大罪,很多時候我們也明知自己讀錯了,就是因為約定俗成,要改也非一朝一夕的事了。近年來我們會講『緋(音非)聞』,這些轉變不是我們後知後覺,而是一旦說了出來,人家反說你讀錯!」他續說:「鄭中基拍戲時會把「咁」說成「貢」,這不但反映了時下青年人的語言習慣,也是一種香港獨有的文化。」
港人常錯懶音例句
例句:「郭生有冇講低啲乜?」「佢話𠵱家去睇跌打,叫你過一陣去恒生等。」
測試結果:「各生有冇趕低啲乜?」「許話而家去睇跌打,叫李個一陣去痕身躉。」
通病一:
N、L不分
試講:「你覺得學中文好難。」
梁弟弟:「李覺得學中文好蘭。」
博士:梁弟弟讀錯兩個字!錯字:李lei(你nei)、蘭laan(難naan)
通病二:
N/NG不分
試講:「講故事」
梁弟弟:「趕故事」
博士:錯!唔係趕(gon),係講(gong)。
試講「佢係唱現場演唱」
梁弟弟:「許係‥‥‥」
博士:「他發唔清n、ng音,鼻音係難啲,梅花間竹式更難!例如現場演唱(jincoengjincoeng)」
通病三:
N、M不分
試講:「一二三四五」
博士:「梁弟弟,五、伍、吳、午等都要用鼻音,不合口的,只有「唔」的聲母是m,合口,知冇?」
試講:「我愛你」
梁弟弟腼腆地說了一遍,又錯了!
博士:「哈哈,『我』有鼻音(ngo),『愛』沒有(oi),愛『李』定『你』呀?」
全因不懂拼音
經過一輪測試,藺博士正經地說:「不懂粵語拼音,令本港學生出現讀懶音及讀錯音的情況,削弱了他們學習語言的能力。梁弟弟只需10分鐘便可學懂拼音原理,從小學入手,並且積極參與音樂朗誦節,有助糾正學童的懶音。」
「粵拼」是一套粵語(廣州話?香港話)的語音拼寫方案,使用拉丁字母A至Z)拼寫,聲調則以阿拉伯數字1至6表示,例如「天」的粵語拼音為“tin1”。他笑說「三碗細牛腩飯」便道盡「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中順序1至6個粵語音調。
藺蓀博士表示,「粵拼」的功能除了用來標記中文字的粵語讀音,更可廣泛應用於資訊科技,例如電腦的中文輸入法、粵音資料數據儲存和交換,及電腦學習軟件等。其他用途還包括粵語字詞排序、字典詞典檢索及語言治療等。
07年中文會考考口試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宗靜航,擁有多年教授聲韻學的經驗,對於本地學生多懶音、讀錯字也司空見慣,宗教授說:「由小學階段開始,讓學童學習粵語拼音,不但可以從小糾正讀音,有利他們日後適應改革後的會考課程。由於07年開始,中學會考中文科要求學生應考口試,熟習拼音法便有助學生學好粵語正音。」
學生反應:
宗教授:「我們不明英文的字義便會查字典,漢字卻很少查考,何況是為了正確讀音而查音標?這份求學精神沒有了,因為我們自以為粵語就是母語,必定是學習過的,而且日常溝通沒有多大問題,漸漸也得過且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