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三季經濟增9.4%

中國首三季經濟增9.4%

國家統計局公布,首3季經濟增長9.4%,較市場預期高。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鄭京平形容,國民經濟呈現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預期全年增幅可達9%或以上;國內生產總值肯定逾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本報訊】鄭京平昨日在記者會上公布,首3季國內生產總值為10.63萬億元,增幅較去年同期低0.1個百分點;單是第3季增幅為9.4%;第1、2、3產業分別佔12.7%、56.9%和30.4%。

地產投資增幅回落6.1%

期內固定資產投資中,以煤炭開採、石油和鐵路等行業投資增長最高,分別達76.8%、31.3%和41.1%。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1%,當中以石油及相關製品、通訊器材增長最高,分別為38.3%和20.1%。
通脹增長放緩,首3季居民消費價格升2%,但單是9月份增幅只有0.9%。外貿方面,期內貿易順差683億美元。
鄭京平稱,經濟運行中存在主要問題包括,農業基礎薄弱,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後勁不足;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仍偏大,結構不盡合理;進出口貿易不平衡矛盾依然突出;部份工業企業利潤增幅回落較多。
房地產市場方面,他指出,首3季投資增幅已較去年同期回落6.1%,政府採取的政策重點在規範和防止價格急漲,而非把價格突然拉下,有泡沫的城市亦只是部份。雖然紡織業面對歐美設限,他指出,首8個月利潤亦有較高增長,達27%。
對於原油價格高企,他指出,中國原油消費量的40%是靠進口,成品油行業受打擊明顯,首8個月便虧損80億元;但對整體影響仍有限,因60%原油可自產,能源消費替代性強,如國內煤炭消費佔整體能源消費75%,亦可通過價格、經濟結構調整,以及節約能源壓抑需求。

高盛調高增長預測至9.4%

由於在內需政策的推動下,國內消費增長如社會保障、醫療和教育支出有較大增長,多家證券行調高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測,中國國際金融調高0.1個百分點至9.3%,明年為8.8%;高盛亦調高0.2個百分點至9.4%,明年為9%;ING調升0.3個百分點至9.3%。
另外,統計局公布9月份國內有15個城市房價出現下滑,當中上海下跌1.2%。商務部調查顯示,國內商業地產開發投資中,有50%資金源於銀行貸款,部分貸款潛伏風險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