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的下午,香港建築師學會及友會邀請立法會到畢爾包考察的議員談談所見所聞,劉秀成和梁家傑是當然人選,我也有份,但就為主人家帶來麻煩,因為我非常反對管理處要訪客交出身份證登記,堅決不屈服,唯一解決辦法就是勞煩主人家派人到管理處領我上樓,幸好主人家不介意,而等候期間,梁家傑也到了,陪同兩個人上樓總比為一個人走一趟化算。上次往訪湯家驊,的士到了管理處,我也是不肯交出身份證,叫他們打電話找湯家核實,管理處若不接受這個做法,我寧願原車折回。
和平解決了這個出入境問題之後,上得樓來,原來與會者甚眾,其中不少熟面孔,都是專業人士,氣氛十分熱烈。梁家傑一馬當先,有板有眼地簡述政府最新建議及立法會西九委員會的回應,及當前的行動計劃。家傑兄是君子人,一貫以善意待人,這次政府倒以接近侮辱的傲慢回應,也只有他才沉得住氣。
接着是劉秀成,行家兼前港大建築系教授,他拍了無數照片,我記得當時一起參觀畢爾包各處設施,包括古根漢博物館的後台重地,這位個子高大,樣貌敦厚的議員教授,肩上吊着巨型照相機,隨手舉起拍照,也不管可以還是不可以拍,教我提心吊膽。但事實證明,圖片說明力遠勝一切,而且感染力強,令聽眾很容易明白,為何我們幾個不同「派別」的議員考察歸來,都一致更堅決保障西九發展方向和模式正確,不讓政府執迷不悟繼續走歪路。我講畢爾包,本欄的讀者早聽過了,不必重複,但這個座談會,不但是不分政見共同討論香港重大政策,而且法律界與建築、測量、城市規劃專業交流,感到前所未有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