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雖有概念永樂不宜高追

陸叔理財:雖有概念永樂不宜高追

昨日跟大家談論過國內零售股的前景,在大市尚無明確方向下,資金湧入此類當炒股,不難理解。
永樂(503)上市首兩日,一直在上市價附近徘徊,第三日卻「爆炸式」上升,明顯是大戶集齊貨再將之推上。平心而論,此類股份短期內仍是由投機買賣盤主導,錯失上車機會的朋友,亦不宜盲目高追。
提起永樂,上市不久股價有此表現,不但因為它是國內三大電子產品零售連鎖店營運商,最主要原因是摩根士丹利零售(MSRetail)(大摩)為其策略股東,單是炒概念,已足夠刺激投資者跟風追捧。
國內零售股固然受當炒概念支持,不過,在一片「樂觀」背後,有些地方投資者亦必須加以留意,因為「股無百日紅」,當一些負面因素成為市場焦點時,股價自然會趁勢調整。
以永樂為例,其賣點是分店遍布神州各地,數目由02年的14間增加至今年6月時的121間,單是消費力極強的上海,分店數目已佔1/3分。另外,自03年開始,集團不斷收購其他省分的零售業務,首要目的便是提升與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以提高邊際利潤,而這亦是零售商的賺錢之道。

成本須控制

永樂05年上半年銷售額為5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上升47%。由於規模不斷擴大,毛利率亦由02年的4%上升至04年的7.1%,但有一點要留意的,是集團的積極擴充,沒有相應控制營運成本,結果令分銷和行政成本的升幅遠高於銷售額,所佔比率由02年的3.7%升至04年的7.9%。
無可否認,永樂過去3年的盈利亦大幅上升,由02年盈利2343萬元攀升至04年的1.85億元。不過,集團的主要收入來源,除了來自零售銷售額外,供應商的贊助費亦要記上一筆。此類收入於05年上半年按年大幅增加接近1倍至2.41億元,若再撇除一項1600萬元的稅項豁免,05年上半年從零售銷售所得的純利約為1.25億元,與04年同期相比僅上升約25%。
我提出此點,其實是想帶出,即使國內的消費市場持續蓬勃發展,個別企業的盈利增長仍會受其經營模式所影響。
當然,如果目前的經營模式沒有太大的轉變,永樂要保持平穩增長,並沒有太大的困難,加上國內零售股仍然當炒,以及永樂有大摩作為「舵手」,短期股價仍有值博的空間。但有一點要搞清楚,就是投資者入市時究竟是想買大摩,還是買永樂呢?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