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不足十名 急需培訓人才<br>港人中毒致死升近五倍

專家不足十名 急需培訓人才
港人中毒致死升近五倍

【本報訊】本港十多年來急性中毒入院者死亡率升近五倍,亦較外國的高逾兩倍,醫院管理局今年七月成立了中毒諮詢中心,開設熱線,協助前線醫生處理各種中毒的奇難雜症,世貿第六次部長級會議今年年底在港舉行期間,該中心更會延長服務至每日十二小時,最終目標是提供二十四小時支援。當局又計劃在○七年成立中毒控制中心及中毒診療中心,後者將以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為試點。 記者:張嘉雯

中大藥物及毒藥諮詢中心主任陳恩強教授昨日稱,九三年至二○○二年間,本港每年平均有四千八百至五千五百宗急性中毒住院個案,死亡率由九二的百分之三點四,升至○三年的百分之十五點二,亦較外國平均百分之五高逾兩倍。據威院數據,○四年約三百六十宗入院個案中,即有一成二人需要送入深切治療部。

個案涉中藥外國束手

他解釋,港人用作自殺的藥物毒性較高,濫用藥物的個案不斷增加,雖然前線醫護人員已能處理大部份個案,但遇上複雜個案,仍須專業支援。醫管局今年七月在聯合醫院內成立了中毒諮詢中心,結合中大藥物及毒藥諮詢中心和聯合醫院毒理學的隊伍,提供熱線服務,供醫護人員查詢,成立至今每月接數十個來電。
香港中毒諮詢中心主管劉飛龍醫生說,本港處理中毒的專家總數少於十人,加上個案涉及中藥,即使是外國專家也幫不上忙,故訓練本地人員至為重要。陳恩強則認為,七個聯網內各龍頭醫院應至少有一名中毒專家。

毒魚傷人案兩月三宗

該中心高級醫生謝萬里解釋,即使遭毒魚刺傷,也不容易找出原因。聯合醫院過去兩個月共接獲三宗遭毒魚刺傷個案,個案之一聲稱在劏開釣回來的老虎斑時被刺傷,腫痛由手部一直蔓延至肩頭,但醫護人員發現「疑兇」只有五至六厘米長,懷疑非老虎斑所為,經漁農自然護理署生物化驗所鑑定後,才證實是具劇毒的老虎魚。
另一個案則為海鮮酒家廚師,在劏石頭魚時被刺傷,須送入深切治療部治理。陳恩強稱,石頭魚毒性非常強,可以媲美眼鏡蛇,隨時致死,身上的刺可刺穿勞工手套及水鞋。謝萬里說,當時醫院內儲存了石頭魚的解毒血清,當時正好派上用場,否則該廚師隨時喪命。
他指出石頭魚解毒血清每支四千元,並非所有醫院配備,而且解毒血清種類繁多,有效期短,該中心計劃統計各醫院的血清庫存,構思由中央儲存血清。

本港醫院備有專用血清解毒。
香港中毒諮詢中心圖片

石頭魚毒性可與眼鏡蛇相比,可以致命。
香港中毒諮詢中心圖片

老虎魚身上有多條毒刺,毒性甚強,可引致生命危險。

觀賞用的蝴蝶魚同樣含劇毒,人類遭刺中會疼痛及皮膚紅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