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言堂:跌市持認購證要有對策

錦言堂:跌市持認購證要有對策

近兩周大市走勢疲弱,恒指累積下跌達1000點。看淡的投資者暫時佔優,但市場一般認為,恒指短期內將呈現技術反彈。
從技術分析角度看,恒指早前以裂口下跌,相繼跌穿50天及100天線,雙頂頸線亦告失守,同時跌破今年5月以來所形成的上升通道,令短期後市走勢難以樂觀。然而,由於短期跌勢頗急,不排除會出現技術反彈,初步阻力料在10天線的約14700點附近。
股市變幻莫測,基本上沒有投資者敢言後市會升或跌。恒指反彈與否,並不是筆者想深究的問題。上周筆者已探討過跌市時的各種不同入市策略,今次則想集中向部份仍持有認購證的投資者提供意見。

窩輪特性須了解
對窩輪投資者來說,除了看中市外,亦需要對窩輪的特性有詳細的了解。大市短時間內出現急挫,不少投資者均始料不及。如果肯嚴格執行止蝕,早前買入了認購證的投資者應已作出止蝕行動,把損失減到最低。當然,有個別投資者仍未將手上的認購證止蝕,部份投資者甚至會選擇溝貨(筆者認為這是最錯誤的做法),理由可能是他們認為跌勢快將完結,大市反彈在即;又或者虧損嚴重,故不捨得沽出止蝕。
首先,投資者要知道,窩輪跟股票不同,窩輪是有期限及行使價的投資工具。在近日的跌市中,不少原先貼價及價內的認購證已變為價外,能重返家鄉的機會有多大?實難預計。
一般來說,大市或個別股份以大成交下破50天線後,走勢轉淡,短期大市即使回穩或作出反彈,也不代表跌勢已完。要見底回升,大市會在低位反覆上落起碼數次,震倉完畢後,才會展開新的反彈或上升浪。然而,這個整固或尋底過程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倘持有了認購證或認沽證,不計方向性的勝與敗,時間上的損失,已令輪價下跌不少了。
相關資產一樣、但到期日不同的窩輪,對時間值的敏感度會有很大的差別。假設持有1隻短期的窩輪,即使正股或相關資產能在短時間(如1個星期)內重返跌市前的水平,但由於時間值損耗的關係,該認購證亦未必能升回原來的價位。

時間值蠶食輪價

以某中移動(941)認購證為例,明年3月初到期,執筆時每日的時間消耗值約0.33%。不過,愈接近到期日,時間值的損耗會加快,至今年12月底時,時間消耗值將會變成每天約0.65%,到期前的一個月,每日消耗值更會升至1.36%。以上是假設所有影響窩輪價格的因素不變。投資者應明白,即使相關資產價格不變,但認股證的整體價值也會因時間值損耗而下跌。不少投資者以為,只要看好後市,便可放心持有相關認購證或進行溝貨,卻不知一般來說,窩輪時間值在愈貼近到期日時,損耗愈會加劇。
經過這次跌市,投資者手上若仍持有認購證,在考慮應否止蝕、繼續持有或進行溝貨前,宜先了解上述所提的要點,並按照個人所能承受的投資風險及對後市走勢的看法,作出理性及客觀的分析和決定。
若投資者選擇繼續持有認購證,便要時刻留意該認購證的條款,例如是否已經變成價外及每天時間值損耗的變化等。投資者不妨多利用法興網站(www.warrants.com)的計算機功能及其他資料,如每天窩輪成交的統計資料,以及所有上市窩輪的條款及價格變動等作為輔助工具。當中的計算機功能,可視為計算窩輪理論價格的一個參考,有助投資者作出最佳的投資決定。
李錦
法興證券衍生工具部高級副總裁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李錦是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