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為了拉攏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到訪,所給予的禮遇超過了常規,包括到中央黨校座談,讓他發表對中國的批評,又破例讓他參觀二炮部隊總部。但是,想改變這位美國「鷹派」高官對中國的觀感,這種「小恩小惠」式的禮遇顯然是效果不彰。
威脅論 美官常掛口邊
拉姆斯菲爾德在中共「家裏」敦促開放政治制度,只是美國促使中國走向民主的努力之一。早在今年七月,美國國防部提交國會的《中國軍力報告》已全面論證中國威脅論,指出中國面臨「十字路口」。美國國務卿賴斯八月接受美國傳媒專訪時,也一再批評中國的軍力增長和人權紀錄。
九月二十一日,美國副國務卿佐利克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的演講更被視為美國對華政策的新戰略。他坦言:「難以預料中國將如何運用其力量,將導致美國及其他國家做好兩手準備處理對華關係。很多國家都希望中國走『和平崛起』之路,但誰也不會以自己的未來作賭注。」
佐利克痛斥:「中國有人認為,強調經濟增長和增強民族主義可維持共產黨的一黨統治,這是危險的,也是錯誤的。」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