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特別注重別人的優點呢?還是特別注意別人的缺點?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別人的優點比別人的缺點對我來說更值得注重;自己的缺點比自己的優點對我來說更值得注意。這是我的態度。如果你自然而然畢生學習,不停尋求改善自己,你就會發覺,從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缺點你會學到最多。當然,這不是說你可以忽視別人的缺點和自己的優點。
比方說,我們到珠三角訪問;難道我看不到那裏存在的缺點嗎?但這些缺點對我沒有用處,看到了就看到了。人家的優點,倒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張德江的危機感就是一個例子。旅程有沒有感覺較差的時候呢?當然有的,但我都忘了。我記得的是廣州市副市長在我們的車上說:「廣州最著名的就是吃;我本人是很喜歡吃的,其實我很想帶大家去吃,但是今次行程比較緊湊……」語氣裏的有憾和無奈,令人感動,這倒是一定會記着的。
又比方在北京出席盛大的開幕禮;有沒有令我感到不以為然之處?當然有。但是我聽到蕭揚院長的演說維護法治的關切之情,我就衷心地為他鼓掌。人家笑我天真,不知道這種話早已說過不知多少遍了。我認為無妨,我是頭一次聽到。這也是不會忘記的。
同一個團隊裏做事,發掘隊友的優點,難於發現他的缺點;但是前者遠比後者重要;沒有缺點的人未必有甚麼貢獻,但只要每人有一個優點,能夠盡情發揮,貢獻出來,這個團隊就有力量了。
是非功過,歷史定論,那是一絲不苟,毫不含糊的,但是我們毋須甚麼時候也評論是非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