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區股市表現遠比預期弱,令期指要再造一個新低才反彈,時運低的日子通常都是這樣。不過相比之下,港股昨日表現又比外圍好,在大型招股的影響下,一早已呈超賣,在14400似乎會有不俗支持。
無論短線炒賣或者放較長線,又輪到近兩三天轉弱的國企股較值博,美元轉弱,商品價格顯著回揚,都是有利因素,而且被大型招股直接打擊,更加值得趁低出擊。唯一的變數,是不知各大主要指數,日後以甚麼市值作為基準,去計算建行(939)的比重,換馬沽壓可能甚大,不過影響也只是一時,以現時的環境,無論如何也值得下注。
昨天談到要優先考慮強勢股,相信筆者客戶會感到奇怪,為甚麼會說一套做一套,沽出一隻創出新高的中型股,而買入一隻備受壓力的弱勢藍籌。
其實理由十分簡單,技術分析是要尊重,但大前提是要有大量的成交額去支持,中型股當時是正在大升,可是升勢明顯相當虛,交投在高位不外數百萬港元,一兩個大盤已經可以造出這樣的效果。港交所(388)情況不同,是從近幾日的走勢得出的結論,交投每天也有好幾千萬港元,參考價格高得多。
股份去留捨弱取強
在個別股份的去留問題之上,當時整體的市況,會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假如近幾天氣氛並非如此差勁,就算在相對低成交之下殺上新高,亦會尊重走勢,可是現在一片愁雲慘霧,如果看不出股份有甚麼特別過人之處,便會乘勢換馬。股票的價值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尤其是今次筆者換馬的對象性質相若,基本因素上沒有轉變,自然是以強股換弱股,去追求較高的贏面及防守性。
所以心目中一向甚少設定甚麼目標價,就算有,也只是初步的作戰目標,極大部份時間都是被市況帶着且戰且走。一些朋友卻經常苦苦追問目標價止蝕位,根本仍未明白靈活變通的精粹。
以上的運作看似簡單又合理,但要做得到,則要摒棄心魔,對手買得狠沽得急,也要當他們沒有料到,事實上,投資者絕大部份亦只是簡單及天真。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