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年中明確推出遏抑樓市措施後,經過數月的消化期,據美聯中國最近向廣州、深圳及上海共505名資深投資者作問卷調查,顯示53%認為措施並未影響他們的入市決定,其中廣州及深圳投資者,傾向追求較高的回報率,約為11至15厘。
意向回報率達15厘
美聯中國行政總裁郭應龍表示,公司上月底在廣州、深圳及上海分別訪問110名、95名及300名投資者,據調查結果,內地投資者仍以投資住宅為主,佔約57%,其次是商舖,27%。所要求的理想回報率,則因深圳及廣州目前樓價仍未算高,所以兩地約40%受訪者會要求11至15厘回報。上海則因樓價較廣深兩地高,約72%認為6至10厘已屬理想回報。
綜觀三地在年中宏調措施出籠後,受影響最大的是上海,但二手呎價及成交量自6月急跌後開始拾級回升,上月平均呎價回升至721元(人民幣‧下同),成交量也至8550宗,但較首5個月的平均呎價856元,平均成交量1.7萬多宗為少。他認為,措施經數月消化後,未來市況會繼續回升,估計本季成交價及成交量各升10%及30%。
成交量料多一成半
至於受影響較小的深圳及廣州,本季樓價及成交量也會各升5%及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