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從來不看親子文章,情況就像男人不會關心衞生巾的護翼功能、流量厚度和價錢的合理比例,根本沒這種需要嘛。
今天不時看到模範父母教子成材的報道,小眉小眼的我馬上當寶,像貪便宜的師奶,從報章小心翼翼剪下兩塊錢的優惠券。那片小小的報紙角,不消兩句鐘就丟了。我只好覆述給老公聽,「未做完功課不可以同枱吃飯喎,這樣嚴格的家長,真可怕啊。」老公好整以暇,斷定我們這樣包頂頸的古怪家庭,不可能有這種紀律。當下放了心。不過,又拎另一份報道出來,指手劃腳:「人家父親養孩子,打算在每個國家買一個房子,好讓女兒長大後,到哪裏旅行,都有屋住。」老公擺出一個,我這個老爹辦不到,阿媽你卻隨時可以照辦煮碗的攞景表情。「可是,我們打算帶阿仔去旅行的地方,買罐可樂都唔容易,別說買樓了。」老公很想再去古巴,阿仔三個月大時,已經嚷着要帶埋阿仔,再去探望夏灣拿的漫畫家朋友。「這對父母厲害了,自製閃卡,孩子一歲已經識得從一數到一百,還上法文班。這一個更了不起,打從BB出世已經訓練孩子自己上廁所!」老公買了過膠機,也打算設計閃卡,於是拿剪報來讀。我在一旁嚕嚕囌囌:「專家說,diaper-free除了省尿布,一無是處。嬰兒未有意識如廁,過早坐馬桶,心理和生理都有壓力,不利親子關係……」喔,阿仔脹紅了臉,身體語言顯示,我們的親子時間又到了。阿仔例牌像保衞金蛋似地掙扎着(可能是《親切的金子》的粉絲),我們仨,每天(除非阿仔便秘)都上演挾持人質打劫金庫的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