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迎接「神舟六號」載人太空船的返航,國內外十三個着陸場昨晚已準備就緒,其中位於內蒙古的主着陸場更於昨午開始戒嚴,直升機、測量車以及大批搜救人員各就各位,以確保神六的着陸及搜索工作萬無一失,而天公作美,着陸場附近的天氣狀況十分理想。不過,返回艙能否成功穿越溫度高達攝氏一千六百度、將與地面失去聯絡的「黑障區」,將是神六能否成功着陸的關鍵所在。
昨晨十時,神六北京飛控中心舉行會議,決定神六返航的具體時間,但一直沒有對外公布消息。神六飛船系統顧問戚發軔昨晚則透露,神六將於今日凌晨四時四十幾分着陸。位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附近的主着陸場上上下下均不敢怠慢,昨午已進入警戒狀態,六架直升機、十四輛特種搜救車、二百多名搜救人員均已各就各位,隨時候命出擊。
搜索員配備夜視工具
由於神六將於天亮之前降落,搜索人員將配備夜視裝備,行動以空中為主,地面為輔。中央氣象台昨則表示,神六主着陸場一帶今日的天氣十分理想,天空能見度高,低層風力比較小,整個高空風向穩定。
按原定計劃,神六今日凌晨在飛行到第七十六個圈時將開始減速,其飛行軌道亦將相應地由圓形變回與升空時相同的橢圓形軌道。神六在飛行到第七十七個圈時,地面的測控中心將開始跟蹤神六的飛行狀況。
返回艙和軌道艙分離後,飛船按程式點燃引擎制動。專家稱,制動引擎的點火時間必須精確控制,點火時間相差一秒鐘,就會使飛船落點位置相差九公里。返回艙距地球約一百公里時,開始進入大氣層。這時,飛船表面形成的高達攝氏一千六百度的等離子氣體層將遮蔽電磁波,使飛船暫時失去與地面的聯繫,出現「黑障」現象。在返回艙距離地球約四十公里時,「黑障」現象消失,恢復與地面的通信,返回艙繼續下降。
離地十公里彈安全傘
當返回艙降至離地面約十公里時,飛船將彈出傘艙蓋,連續完成拉出引導傘、減速傘、主傘的動作,飛船開始緩緩下降。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環境醫學研究室主任虞學軍表示,神六返回艙在着陸時的撞擊,足以導致太空人骨折,而神六率先採用的「賦形」減震坐墊,是為每個太空人度身訂做的一種吸能坐墊,可有效分散撞擊力,避免人體損傷。據估計,神六的預計落點和實際落點的誤差,將在一公里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