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快人一步,擁有最新款的數碼相機等影音產品,首選光顧水貨商舖,但買水貨也要懂得箇中竅門,否則買了先進昂貴的影音器材,邀請一眾好友試音時竟然無聲無畫,尷尬極了。影音水貨界老行尊、香港平行進出口電業商會會長羅浚銘笑說,買了不同制式或電壓的器材極可能鬧出笑話,甚至得物無所用。
較行貨快一步
身為水貨電器店華仁會行政總裁的羅浚銘說,九○年本港開始發展影音水貨巿場,售賣VCD、DVD機,直至近年售賣流行的液晶及等離子電視等。他指水貨較行貨快一步,同款電器也較行貨的價錢低半成至一成,一些較特別的另類產品更只有水貨店才售賣,「好似衞星電視接收器,就只有水貨。」
他續說,近年本港的水貨以數碼相機、手提攝錄機、音響器材及手機為主流,但巿民無論在本地或外國購買水貨時均須額外留神。例如日本手提攝錄機是採用NTSC制式,若買來是為了到外國旅行時使用,就要留意當地是否採用同一制式。
另外,部份日本水貨的說明書或操作解釋,只設日文,沒有中文或英文,市民在購買時最好即場問清楚操作方法。
羅浚銘又提醒,購買水貨音響器材需留意電壓問題,外國電器多數是一百瓦特,本港則用二百二十瓦特,「好多人喺外國買幾十萬嘅名牌音響,冇留意電壓,返嚟香港插上電掣即刻中招。其實只要清楚器材電壓,然後買多個變壓器就可以。」
至於水貨保養方面,他解釋,現時很多大品牌都提供國際原廠保養,買行貨或水貨的分別不大,而一些水貨店也提供保養服務,「市民記得問清楚產品係原廠保養或水貨店保養。如果係水貨店保養,就要清楚間舖有無可靠嘅信譽。」
記者:蔡朗清
本欄請來各行各業名人講解他們最熟悉的產品,並向讀者提供消費心得,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