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身心健康 俱較非貧童差<br>15%港貧童曾想自殺

調查指身心健康 俱較非貧童差
15%港貧童曾想自殺

【本報訊】被喻為全球最富裕城市之一的香港,原來仍有逾二十六萬名兒童活於貧窮中(一個四人家庭月入少於一萬元)。今日是聯合國「國際消滅貧窮日」,香港小童群益會昨公布調查顯示,貧童在生活質素及身心健康等,均較非貧童差,其中百分之十五曾想過自殺,建議政府及學校加強對貧童的支援。 記者:馮永堅

小童群益會今年六至九月期間,以問卷訪問了六百一十四名貧童及八百二十七名非貧童,以了解他們的心理、生理及健康上的差別。結果發現,貧童在生活質素、身體和心理健康及社交關係等評分,均較非貧童低;貧童患腸胃炎、食物中毒等比例也較大。

容易患腸胃炎

但最令人擔心的是有近百分之十五的貧童曾想過自殺,較非貧童多出五個百分點。負責調查的小童群益會督導主任黃貴有昨在記者會表示,貧困家庭為慳錢,煮餸時往往是「一餐餸、多餐食」,若食物處置不當,小童容易患腸胃炎及食物中毒。貧童所承受的家庭壓力如父母失業、父母離異等亦較大,加上生活環境令他們自尊心及自信心較低,導致他們有自殺念頭比例較非貧童高。
黃貴有希望政府及學校可提供更多支援,如引入學童保健計劃及在校供應營養食物等,讓貧童可以享有更好的保障。

餸菜分兩餐食

四十一歲的單親家長陳女士,現時每月依靠千多元的兼職收入及三千多元的低收入綜援金,照顧念小六的兒子;為讓兒子參加校內課餘活動,她不時要節衣縮食,「會一次過買多啲餸菜,然後分兩餐食,希望可以慳啲錢。」
小童群益會昨在沙田發起「戰勝貧窮之旅單車活動」,數十名小朋友及家長組成單車隊,在區內宣揚「戰勝貧窮,投資兒童」訊息,希望喚起各界關注貧窮問題。

小童群益會昨在沙田舉行滅貧單車活動,希望喚起各界關注貧窮問題。
盧文烈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