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患有先天性腦麻痹的七歲男童,昨晨在大埔富善邨住所昏迷不醒,家人發現時男童已面色發紫,救護員將男童送院搶救無效證實不治。警方相信事件無可疑,不排除男童因唾液嗆喉引致窒息致命,稍後將剖屍確定死因。
猝死男童任焌熙(七歲半),與父母及六歲胞弟同住富善邨善鄰樓一單位。焌熙生前於特殊學校就讀二年級,他因手腳不便需靠電動輪椅代步。任父哀傷表示,焌熙自出生以來受盡病魔折騰,身體狀況一直不理想,家人對他離世早有「心理準備」,只是事發突然一時未能接受殘酷現實。
任父續稱,早於焌熙四、五個月大時,家人已發現他頸部乏力,頭顱常側向一方,醫生診斷還以為過胖所致;可是當焌熙一歲大時,無論身體及智能發展均較同齡孩子緩慢,家人再帶他求醫才證實患上先天性腦麻痹。
或因唾液嗆喉窒息
受惡疾折磨,焌熙無法控制四肢活動能力,連排便、說話及進食都不能,家人需替他於腰間安插喉管餵奶,特別是睡覺更要側卧以防唾液嗆塞喉嚨引致窒息。任父更稱,小焌熙七歲時僅得十餘公斤重,較同齡孩子體重輕三分一。家人其後遍尋中西醫藥,惟焌熙病情並無起色。
昨晨六時許,任母起床準備給焌熙餵奶,可是當時焌熙面色發紫,倒卧床上昏迷不醒,任母慌忙喚醒丈夫及報警求救。救護員趕至替焌熙急救送院,惟證實不治。警方調查懷疑焌熙因唾液嗆喉窒息致死,但真正死因有待剖屍確定。
腦科醫生黃震遐拒絕評論事件,但他指出先天性腦麻痹(cerebralpalsy)不屬罕見疾病,成因包括胎兒發育不正常,懷孕期間胎兒受藥物影響、或分娩時嬰兒因難產引致窒息令腦部缺氧等。患者因腦部永久受創導致功能受損,出現四肢癱瘓、手腳肢體扭曲、肌肉痙攣、智力受損及視力、聽覺永久受損等後遺症,身體及智能發展會較同齡兒童緩慢。嚴重患者手腳無法行動需靠輪椅代步,現時無藥可根治。另外根據資料,每一千名兒童中有二至四人患上先天性腦麻痹,早產嬰兒發病率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