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論勢:息率續成市場焦點

投資論勢:息率續成市場焦點

由於缺乏影響滙市走勢的新誘因,市場繼續炒作美息續升的消息,美元亦愈走愈高,兌歐日貨幣全面攀升,兌日圓一度觸及筆者所提及的115重要關口,而飽受減息傳聞困擾的英鎊更在失守於1.74美元後才喘定。雖然如此,由於歐元尚未跌穿當日法國和荷蘭否決歐盟憲法後所締造的1.18美元低位,我對美元後市的上升空間仍不會過份樂觀。

實際上,聯儲局加息的決心確是出乎筆者意料之外。當日筆者指美息可能會在4厘止步時,是基於從經濟數據觀察,美國的通脹根本並不嚴重,實在沒有大幅加息的理據,更何況美國經濟的榮景部份是低息環境推動的樓市泡沫所造就,若非必要,聯儲局亦不必強行加息,扼殺樓市發展,間接令經濟受損。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所看到的數字只是滯後數據,對於美國面對的實際通脹威脅,聯儲局手握的資料,自然比我們這些局外人更加清楚。
聯儲局在上周發表的會議紀錄中已清楚表明,經過颶風卡特里娜吹襲後,油價上升,會令通脹被挾高,雖然加上本月初加息的25基點,累積加幅已較低位高出2.75厘,但目前的利率水平仍不足以壓抑通脹。
由此觀之,除了下月2日的會議再加息25基點已幾可肯定外,聯儲局在明年上半年仍會繼續其加息步伐,直至通脹完全受控為止。
正如筆者之前所說,現階段加息還有另一好處,就是可以為下任聯儲局主席儲足糧餉,以便在經濟逆轉時亦有足夠的減息空間。不過,經濟全球化的關係,通脹不會單單是美國需要面對的問題,其他歐亞國家亦難以獨善其身,此所以南韓上周已率先加息1/4厘,而市場亦盛傳歐洲央行和日本很快亦會有所行動。

英鎊後市難樂觀

早前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坦言,已為加息作好準備,而日本官員亦明示或暗示地指通縮快將告一段落,估計明年中便可結束超寬鬆貨幣政策。由於美國加息周期已長達16個月,即使仍有加息需要,相信今次加息周期亦已接近尾聲,若美息見頂而其他國家的加息的周期開展,相信屆時亦會是美元強勢逆轉之時。
當然,現階段美國加息正如火如荼、而歐日加息周期尚未開啟,美元短期仍會偏強,而最吃虧的相信會是英鎊,縱使英倫銀行行長金默文駁斥外界對英國減息的揣測,但英息最無調升條件,卻是不爭的事實。除非英國經濟大幅改善,否則即使美元見頂回落,相信英鎊的受惠程度,仍會比其他歐日貨幣遜色。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