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簡化程序留住人才

理財智慧:簡化程序留住人才

香港怎樣才能聚集人才?相信可由大學做起。其實早在數年前,大學已經開始有國內學生來港讀書。他們多數是公費生,拿了獎學金到香港的。
以筆者所見,這些學生學習能力很高,求知慾強,與本港學生一起上課,會增加港生的壓力,而學習氣氛便得以加強。過去數年,這些拿獎學金的內地生經常名列前多茅,屬於高材生。這些學生有多出色?只需從大學聯校競技比賽便可看到。
現時大學經費的不足,所以要在社會裏募捐。為了提高社會對大學的認識,大學都很緊張聯校比賽,希望學生能夠勝出,以彰顯大學的實力。因此,大學所揀選的參賽學生,多是精英之中的精英,而在這些聯校比賽的席位,往往就見到內地生所佔據。
畢業之時,這些內地生多以一級榮譽或二A級榮譽成績畢業。不過要他們留在香港發展,有一定難度,因為他們要先拿工作證才能工作,但並非所有公司都肯為他們拿取工作證。

讓內地生留港工作

以財務學的內地畢業生為例,畢業後多數從事會計師的工作,因為香港的會計界需要大量畢業生,特別是要往國內公幹,這些內地生便能發揮語言所長。相反,銀行或金融機構就比較少聘請這些高材生,可能因申請工作證程序複雜吧!如果特首真的希望留住人才,應由香港培訓的外地生做起,讓他們畢業之後能夠留港找尋工作,讓香港能夠吸納這些人才。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