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訊:鹹淡健力士

上海通訊:鹹淡健力士

上海灘近日出了一件「大」事。說它「大」,是因為「主人公」塊頭巨大——高達三米、直徑零點八米,重達一噸!不過,這只是一支被放大了的牙膏,策劃者正想讓它申請健力士(大陸稱為「吉尼斯」)世界紀錄。用體積的無限量放大,來申請這項紀錄,巨型牙膏並不是頭一份。
記得二十年前,上海的大世界剛剛由青年宮改回遊樂場,就有人設計了一個大世界基尼斯擂台,獲勝可有一份標有「大世界基尼斯紀錄」的證書。開始,有人把健力士和這個基尼斯混淆,後來才明白,這原來是世界紀錄和中國紀錄的差異。
有段時間,大世界基尼斯也的確得到世界健力士總部的中國地區授權,當時有一項健力士紀錄就是由上海人創造、大世界基尼斯申報、世界健力士確認的,那是一把世界上最大的扇子,半徑超過一米。以後,上海人的創紀錄豪情被大大激發,最大的皮鞋、最大的未發子、最大的椅子頻頻出籠,搞得健力士總部頗為頭疼,據說就不再受理這種沒技術含量的紀錄。

一噸牙膏就此浪費了

巨型牙膏的策劃者也許對此並不知情,在宣傳節約的今日,來搞這麼一個紀錄,實在是有點殺風景。有人說,整整一噸的牙膏就此浪費,它的負面影響,要遠遠高過一項紀錄的誕生。
無獨有偶,上海有位徐姓老人連續六十九年書寫日記,在中國恐怕已無人出其右。老人家打聽到,在美國還有一位日記高手,他的紀錄是七十二年,但並沒有因此申報過健力士紀錄,徐老伯如果申報,還是有可能如願。不過,他堅持要真正成為世界紀錄的擁有者才去申報。
徐老伯很難,他有生之年必須天天寫日記,還必須比那位美國老人多活三年以上,那才有可能創造健力士紀錄。或許,他只能是一個悲壯的失敗者,但,那又有甚麼關係呢,近七十年的時代變遷躍然紙上,作為感受者,又作為紀錄者,此生足矣!
游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