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雖然每周都寫有關科技的事物,但慚愧本身所擁有的科技產品卻相當落後。筆者從未擁有過PDA、iPod及3G手機等熱門新產品,手機是沒有照相功能和紅外線裝置的舊款機,寫稿用的電腦也是「陳年舊貨」,差不多被市場淘汰!點解?因筆者近日發現電腦顯示有些毛病,但由於顯示器不久才買的,那應該是顯示卡出了問題,所以跑到電腦商場想買一張適合底板用的PCI介面顯示卡。豈料店員卻說,硬件商已經不再生產PCI介面的顯示卡,全部都是AGP了,但筆者的電腦底板卻不能支援AGP,所以隨時報廢!
更換新技術成本低
筆者說這個例子,是有感而發的。當一項革新科技出現,舊的科技漸被淘汰,那麼掌握舊科技工種的技術人員,會受到甚麼樣的衝擊呢?筆者想起一個例子,過往IBM為支援中型電腦的客戶,故訓練了一批擁有相關技術的員工,成本不菲,技術革新更令員工要不斷接受在職培訓,加重公司成本;不過當硬件價格不斷下調,結果下降到一個臨界線,情況就會改變,如將整個電腦底板換掉的成本,比維持一個技術員慢慢維修的成本低,維修電腦的工序就會被淘汰!
筆者還是小孩子的時候,電視維修是一門十分熱門的行業,當時的電視維修師傅憑着經驗,用焊錫的方式在滿布晶體管的線路板上奮力工作,就可以成為一門謀生的技能。不過現在時移勢易,電視機愈來愈平宜,款式推陳出新,電視機壞了,很多消費者會選擇趁機換新款電視機,加上半導體技術將所有電視零件壓進一顆小小的集成電路內,靠勞動密集的人力技術根本維修不了,結果也令這個電視維修行業式微。
特首剛發表了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一般反應不俗,頗有點強政勵治的況味。資訊科技界議員單仲偕的同事也十分勤力,下午便向業界發電郵,簡介施政報告與資訊科技界有關的「新措施」。
特首欠科技新施政
說實在,其實是沒有甚麼新措施,大家不能夠否認,發展資訊科技已非政府主要的政策目標,大家也不能指望政府做甚麼。全球化下,加上中港逐步融合,會加快香港中低技術工作崗位的流失;在這情況下,沒有一個科技職位不能被淘汰,大家只有好自為之。
侯聯貴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