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西進大陸,先後造就了東莞(珠三角)和昆山(長三角)的崛起,下一步哪個城市將獲得台商青睞,備受關注。台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簡稱電電公會)總幹事鄭富雄稱,台商下一步將北上,向環渤海、東北,甚至西部地區擴展。但他預期,環渤海的青島將成為新一輪台商投資的熱點。
鄭富雄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選擇青島在於當地有海爾、國信等大型製造企業,擁有上、下游產業鏈之餘,市場的輻射力亦強。否則韓國的LG和三星,以及日本的企業都不會選擇在當地投資。
他稱,隨着內地在明年全面開放市場(主要是服務行業受惠),將掀起台商西進內地的第三波投資潮。這對屬於「二級半」(介乎第二及第三產業)的電機電子製造業來說是個機遇,因企業不僅製造產品,還需要銷售產品。
大連天津潛力不容忽視
而台商對外投資主要取決於下列三大因素:改善競爭力、接近市場和分散風險。當中,青島符合上述條件。但環渤海的大連、天津亦是個不容忽視的投資地。
電電公會在去年開始考察青島,至今已吸引愈來愈多的台商轉戰當地。目前,電電公會有四千一百五十名成員,逾七成已西進大陸,並投資設立七千五百家工廠。
對於近年印度和東南亞國家崛起,會否威脅到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鄭富雄以過來人的身份稱:在可見將來,中國的世界製造業仍具備很大的發展空間。
鄭富雄解釋,當前印度主要朝IT業務方向發展,至於越南,印尼等國家,對整體台灣製造業來說吸引力不大,除政局不穩外,沒有形成上下游產業鏈是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然而,有部份台商因分散風險等因素,在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國家投資。
台電機電子產值逾萬億
去年,台灣的電機電子產業成績驕人,電機電子和其上下游產值高達一千六百九十七億美元(一萬三千二百三十六億港元),產品出口達八百六十六億美元(六千七百五十四億港元),分別佔台灣工業總產值和出口總額的一半,較美國同業的出口值六百八十六億美元為高;而出口總額中,有七成來自電電公會的成員。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