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有一個「最佳進步獎」,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廚皇鍾錦先生為這個獎捐出了四圍酒,搞了個「進步宴」大宴良朋,難得飯局召集人梁玳寧沒忘掉我這個在澳門討活的:「知道你怕應酬,不敢相請,但錦哥的出品……」不必多說,一個皮薄餡脹,黃油滾沸的蟹粉小籠包應聲浮在窗前,像一丸紅日。
六根,其實該包括一條「饞根」;饞根未淨,人家以美食相誘,最難抗拒。
好多年前,在灣仔「海都」吃過這種矜貴的小籠包,回味至今;然而,吃這回事,獨吃,不如搶吃,沒三五豬朋圍桌大嚼,如餓鬼爭啖供肉,總嫌乏味。玳寧提到鍾廚皇,我心中有數:餓上半日,再去大開食戒。而且,順道會會杜惠東、石琪、林超榮諸友,何樂不為?十三日,提早關門乘船回港,登岸,就直奔新世界中心「東海」。
入席,先來兩隻無公害江蘇大閘蟹,太湖沒污染,大閘蟹吃水草,吃螺螄,吃得一身是膏;到底是肥蟹專門店,品質有保證。
吃得興起,有位仁兄跑到麥克風前「領唱」,要大家隨他搖頭擺手唱甚麼月亮代表我的心。這是酒樓,不是樟木頭幼稚園,教甚麼唱遊?我有點反感。好在蟹粉小籠包來了,簡直是愛蟹而不想拆蟹者的恩物!埋頭吃,香濃蟹汁一滴不留,吃完兩個,還有三四五六個,光吃蟹粉包,已經值回船票票價。
有一道「好事齊來湯」,據說,是台山名湯,仍舊由廚皇監製,用蠔豉、荸薺、蓮藕、豬手、豬橫脷、老雞、冬菇、枝竹、髮菜、甘筍、眉豆、綠豆、花生、西施骨、果皮等十八種材料熬成。這湯,湯味極厚,但不黏,不滯,非常潤喉,要是連湯渣吃掉,一鍋湯,能飽死一桌人;今年喝過的湯,該數這台山湯最好;然後,是脆皮牛腩、欖菜盅仔飯、杏汁竹笙薏米露,各有精彩。林超榮問鄰桌的爬山家鍾建民:「鍾建民跟鍾偉民有甚麼關係?」大家一時答不出;細想,也簡單,都姓鍾,而且都吃了霸王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