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周持續下跌,恒指14500點亦告失守,在過去兩星期,恒指共急挫近1000點。導致港股急跌的原因,主要仍是市場憂慮美國利率上升周期較預期為長,這個憂慮亦蓋過市場對曾特首發表其上任後的首份施政報告,以及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的內容。雖然上周三當曾特首發表施政報告接近尾聲階段,港股已因為該報告缺乏利好消息而明顯回落,但筆者相信大市只是藉着沒有好消息而借勢掉頭造淡。反觀「五中全會」的內容卻不為市場所關注。
其實,十六屆五中全會已為國企前景把脈,並為明年國企股投資帶來啟示。由於今次會議主要為2006年至2010年的第11個5年計劃訂定方向,因此,會議內容確有其重要性,加上胡溫上任以來的調控政策效果如何,以及政府將如何調整這方面的政策等,對投資者(尤其投資中資股的人士)的影響甚大。筆者嘗試將若干重點與讀者研究,以便分析中國政府宏觀調控政策是否有改變,以及未來經濟發展對不同行業的影響變化如何。
毫無疑問,今次會議仍強調如何平衡發展,拉近區域間的經濟差距,以及改善貧富懸殊等大範圍問題,當中亦繼續強調改革的重要性。這個改革包括近期廣泛關注的股權分置、滙率形成機制等。換言之,未來數年,這些因素仍將繼續左右國企股表現。不過,筆者從當中的若干數據所獲得的啟示,就是未來宏觀調控進一步加大的機會甚微,甚至在若干行業上將需透過政策刺激發展,這包括汽車及房地產銷售。
汽車地產股可擺脫弱勢
政府預期2006年本地生產總值增長8.5%,較今年上半年9.5%及預期今年9.2%的增長為低,政府甚至預期明年有可能出現通縮。因此,筆者預期,國企股一直受宏調進度及成績並不明朗影響的情況將逐步紓緩,但發改委在報告中亦提到,未來5年的經濟仍同時面對生產過剩及需求不足的問題,因此,可以預期政府對個別行業採取不同的推動或壓縮的政策將更為明顯,投資國企股時需有較強的識別能力。
發改委在「十一個五年計劃」報告內亦清楚提及在汽車與住房兩方面將採取促進消費的政策,換言之,早前備受政府宏調政策影響的行業可望有轉勢機會。筆者認為,在過去兩年一直被看淡的汽車及地產股可望擺脫弱勢,駿威汽車(203)、合生創展(754)及富力地產(2777)可待調整吸納。
對於一些企業盈利高峯期料已成過去的股份而言,投資者不宜只緬懷其往績而鍾情於這些股份,例如鋼鐵、電力、水泥等。相反,一些產品需求仍強勁的股份則仍有候低吸納價值,這包括個別原材料股,例如江西銅業(358)、中國鋁業(2600)及中石油(857),十六屆五中全會其實已清楚顯示投資者在選擇國企股投資時應作相應的調校。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