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派加入行會認受性仍遭質疑

民主派加入行會認受性仍遭質疑

【本報訊】特首曾蔭權日前宣布改組行政會議,加入商界精英及民主派人士,有問責官員表態支持,認為無損官員決策權力;候任行會成員張炳良就認為,政府政策要爭取立法會民主派議員支持,不能單靠委任民主派人士入行會,必須要與各界人士多溝通及協商。但有立法會議員及學者認為,曾蔭權就算加入民主派背景的張炳良進入行會,也無助增加行政會議認受性。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昨出席一活動後說,日後問責局長毋須每次出席行政會議,並非淡出政策制訂,因政策釐定及籌劃仍由局長負責,再由行會的智囊提意見,決策權其實仍在局長手中,反而令制訂政策做得更好。

張炳良不做政治花瓶

行會成員鄭耀棠出席商台節目時認為,特首委任民主派背景的人加入行會,有助在行會內反映民主及基層的理念。出席同一個節目的候任行會成員張炳良說,他沒有想過會作為政府與民主派議員溝通的橋樑,若政府想爭取民主派議員支持,雙方一定要多溝通及協商。他又重申不做政治花瓶,若要違背原則,他會考慮請辭。
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昨於港台節目《政黨論壇》上,質疑曾蔭權邀請有民主派背景人士加入行會,能否真的提高行政機關認受性。前綫召集人劉慧卿更批評,曾蔭權今次委任的八名新增行會成員絕大部份為商界人士,就算有民主派人士入閣,亦無助提高行政機關的認受性。
另外,政制事務局長林瑞麟出席電台節目時說,政府提出設立局長助理,只是負責政治聯絡角色.並非為某些黨派而設,對於陳方安生公開批評他稱讚問責制運作良好,林瑞麟說,相信陳太的批評是出於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