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地產(101)主席陳啟宗有意將內地業務分拆上市。他又預期,上海樓市「行將見頂」,但相信未來8至10年樓價仍較現時有可觀升幅。至於該集團不再「加注」上海市場,主要是對上海政府執法抱懷疑態度。
【本報訊】由於近年並不積極在賣地場上爭取土地儲備,證券界關注恒隆在售罄手上樓盤後,會出現盈利真空。陳啟宗在恒隆地產最新年報中,提到集團未來前景時表示,內地3至4個新項目,可望在本港物業完全出售前提供盈利貢獻。另外,部份物業包括寫字樓及住宅物業均可出售。
收益將靠內地賣樓
他又稱:「公司亦可考慮透過資本市場把公司之中國業務證券化。」陳啟宗多次公開表示,由現時至07年,每年購入3至4幅內地大型土地,預計共斥資200億至250億元。據悉,他將在下周一親自講解恒隆在內地的發展大計。
一直以來,恒隆在內地均專注上海投資,近年轉投資其他城市,今年初公布投資天津,近期再公布瀋陽項目,陳啟宗認為上海樓市短期見頂。他說:「縱使上海樓價因周期性因素而行將見頂,但本人有信心,放眼8至10年及更長時間,今天之所謂『高價』,屆時亦會顯得便宜。」令恒隆裹足,不再「加注」上海,主要對當地政府的執法抱懷疑態度。
對上海官員失信心
陳啟宗透露,一、兩年前,一家發展商邀請恒隆合作發展上海項目,但經過考慮,尤其當地官員為安撫受拆遷影響的居民,每要求發展商支付較合約規定為高的賠償,故最後婉拒合作邀請。其後,陳氏聽聞該名發展商在支付數以億元款項後,仍無法辦妥土地清理,正考慮放棄項目。
本港業務方面,他強調:「絕無任何打算放棄香港。」至於不增添香港土儲,純粹是「以史為鑑」。他指出,除非98至03年的大熊市重臨,否則在激烈競爭下,香港未來數年可提供的邊際利潤只處於溫和水平。他估計,類似熊市未來2至3年出現的可能性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