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瀕危海鮮 團體製作指引<br>97%市民願減吃魚翅蘇眉

不知瀕危海鮮 團體製作指引
97%市民願減吃魚翅蘇眉

【記者蔡建豪報道】香港人嗜吃海鮮,魚翅更視為喜慶宴會不可或缺的體面菜餚。不過,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逾半數受訪市民說,主要是在出席宴會時才會吃到魚翅及蘇眉等海鮮,自己不會特意選購有關瀕危品種海產進食。

四成同意魚翅款客

有七成八人直言根本不知道所吃海鮮的來源地,但高達九成七人稱願意減少或停止進食瀕危海鮮、挽救野生生物。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於今年七至八月間,透過互聯網成功訪問了九百三十二名香港市民。調查結果顯示,逾五成受訪者承認吃蘇眉及魚翅主要由籌辦宴會的主人家供應,只有三成人是基於嗜吃及健康理由選吃蘇眉及魚翅。不過,四成人同意魚翅是宴會款客的合適菜餚。
調查結果又顯示,港人不大在意海產食品來源地。七成八受訪者直言不知道所吃海鮮的來源地,更有六成人不知道所吃海鮮是否瀕危物種。教人欣慰的是,九成七人表明願意減少或停止進食正備受威脅、數目正不斷下降的瀕危海產。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幹事(環境保護)鄺力存說,一般市民或難以理解吃海鮮對野生動物族群的影響,該會正籌備製作一份海鮮食品指引,簡介本港各種海鮮食品及訂定評級,呼籲市民減少進食受過度捕撈影響、面臨絕種的魚類,預期該指引最快於明年面世。

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港人對進食海鮮的來源地一無所知。
世界自然基金會提供圖片

鯊魚的成長期長達二十年,捕鯊製造魚翅對鯊魚的存活構成嚴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