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委員會已批出四百六十萬元撥款,在鳳園及塱原實施三項新自然保育政策管理試驗計劃。按計劃,環保團體會在鳳園發展蝴蝶谷,開拓生態旅遊;塱原則開闢有機耕作,盼闖出品牌。
發展蝴蝶保護區
政府去年十一月公布新自然保育政策,推行管理協議及公私營界別合作試驗計劃。立法會關於施政報告文件顯示,環保基金委員會已於本月六日批出了四百六十萬元來推行三項管理試驗計劃;另成立了一個跨部門專責小組,研究至今收到的六份公私營界別合作試驗計劃申請。
獲得管理試驗計劃撥款的三個機構為大埔環保會、長春社及香港觀鳥會。大埔環保會的項目是在鳳園發展蝴蝶保護區,該會主席邱榮光說,鳳園試驗計劃最快可望在下月展開,明年一月接待首個導賞團。鳳園擁有逾二百三十種蝴蝶,超過全港一半蝴蝶品種。邱榮光說,大埔環保會計劃在鳳園重新種植原生植物,恢復昔日生態,並利用村內一間古老村屋,裝修成遊客中心來展覽蝴蝶圖片,供市民免費參觀。
長春社及香港觀鳥會都會在塱原不同地點試行管理計劃。長春社總監張麗萍說,會聯同香港大學在塱原的燕崗進行雀鳥食物鏈研究,及利用可持續發展基金來鼓勵村民發展有機耕作,「我哋希望塱原嘅有機農產品可以闖出名堂,成為一個品牌,利用收入推動塱原嘅保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