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誰在制衡胡錦濤?

盡論中國:誰在制衡胡錦濤?

中共五中全會前夕和舉行期間,路透社、《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泰晤士報》都報道了涉及中共高層和上海市委書記人選異動的新聞。但讓人跌破眼鏡的是,五中全會竟沒有人事任免公布。
眾多歐美主流傳媒的報道,顯然不是空穴來風,不是有些人一句五中全會本來就沒有人事議程可解釋的。但是,如果將制衡胡錦濤的力量歸功於江澤民,那也太抬舉了「上海幫」,也忽視了誰來制衡胡錦濤的真義。

上海幫一蹶不振

胡錦濤就任中共總書記以來,曾在中共權鬥史上兩場堪稱經典的奪權戰役中大獲全勝:第一仗是抗擊「沙士」。他借助傳媒和國際輿論的壓力,將江澤民的親信、衞生部長張文康拉下馬,甚至不惜讓自己的愛將、北京市長孟學農陪葬,結果,幾乎壟斷中國政治資源的「上海幫」由於抗擊沙士不力而遭到毀滅性的打擊,自此一蹶不振。
第二仗是誘使江澤民讓出軍權。《紐約時報》稱,這是胡錦濤與江澤民親信曾慶紅聯手的傑作,不過,外界現在還不知道,曾棄江投胡的條件。
五中全會本來應是胡錦濤固權的又一役,一旦李克強成為第五代領導人的龍頭,就可絕了「上海幫」的非份之想和後路。「團派」勢力如日中天已是不爭的事實,保不住親信、保不住軍權的江澤民,又如何抗衡胡錦濤?
筆者認為,胡錦濤這次是自食其果。他掌權以來種種打壓民主、打壓傳媒的行徑,已引起國際社會和內地公共知識分子的憂心,這種壓力不亞於當年要求公開沙士疫情、推動官員問責制之際,令「上海幫」有了反擊的基礎。

制衡力來自民意

來自美國的壓力也是顯而易見的。從美國國防部的中國軍力報告,到華府拒絕給予胡錦濤國事訪問規格,再到副國務卿佐利克在中美峯會後高調批評中國,令企圖走出鄧小平韜光養晦「祖訓」的胡錦濤,益形內外交困。制衡胡錦濤與制衡中國,對美國來說,也許已難分彼此。
對於中共來說,今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都難以產生與胡錦濤勢力相抗衡的派系。而且,以另一個派系制衡胡錦濤,或者讓美國介入中國內政,都不符民主的真義。
真正要制衡胡錦濤,只能寄希望於民意力量凝結成的民主選舉和監督的制度。
電郵:[email protected]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