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公布,鬧出不少風風雨雨,是是非非。
先是遲遲未能定出公布日期,打破慣例,未能和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與和平獎在同一周公布。押後公布,觀察家認為可能是評委會對頒獎給大熱門土耳其作家帕穆克(OrthanPamuk)有分歧,因為他指摘土耳其政府種族滅絕庫爾德人和亞美尼亞人,十二月要受審,有評委可能擔心頒獎給他會引起政治非議。
評委大罵上屆得主
評委將文學和政治掛鈎外,瑞典文學院一名院士更撰文斥責《鋼琴教師》女作家耶利內克(ElriedeJelinek)搞色情文學,去年頒獎給她令文學降格,憤然辭職。
但文學獎自一九○一年公布以來,早已不乏是非。例如,二○○○年得主、旅法華裔作家高行健說過,得獎令他酬酢多,反而難於寫作;非西方作家難以得獎,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Kundera)年年候選,年年選不中;歷來也只得十位女作家得獎。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