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諾貝爾文學獎,押後了整整一周才公布,得主終於昨日揭曉,得主就是英國當代劇作大師兼詩人品特(HaroldPinter),他是繼○一年奈保爾(V.S.Naipaul)後再贏得文學獎的英國人。七十五歲的品特反建制,寫作風格擅長將殘暴和平凡事物湊合在一起,他獨特的表達手法為他贏得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形容詞──「品特的」(Pinteresque),諾貝爾皇家學院在頌詞讚揚他是二十世紀下半葉英國最具代表性的劇作家。
瑞典皇家學院昨天揭曉今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時讚揚,品特的「劇作揭露日常生活中無聊說話隱藏的危險,強迫觀眾進入充滿壓迫感的密封空間」;「品特為劇院重拾基本元素:在密封的空間,人們互相憐憫和虛偽崩潰時無法預知的對話。」
揭無聊說話隱藏的危險
的確,品特的劇作通常在一個密室內上演,角色的人生都化成冷酷的遊戲,而且他們的舉動跟嘴巴所說的互相矛盾,但角色的真面目一層層被赤裸裸剝開。在他的劇作中,角色的內心恐懼和渴望、內疚感和難以獲得宣洩的性衝動,都跟他們賴以生存的端莊生活成強烈對比。
法新社就形容,品特是駕馭空間的大師,是以輕描淡寫手法表達威脅的巨匠,在他筆下沉默表達出的暴力,比最強力的語言有過之無不及。他是諾貝爾文學獎來第十一位得獎劇作家。
瑞典皇家學院就指,品特將書寫劇作的藝術形態活靈活現,風格和語言都是獨一無二的,散發黑暗色彩,描繪出人的不幸,獨特得為他贏得「品特的」這個形容詞,用來形容劇場表演裏的特定氛圍。「品特的」形容詞出現,正好說明他對英國文學的影響力。
品特的早期作品,多用閒談和斷斷續續的對話,反映出他的劇作角色的內心鬥爭和矛盾。品特的性格高深莫測,他甚至拒絕向演員解釋劇作的深層意義,「不要多管閒事,將字讀出就可」是他通常的回應。
「質疑已接納事實的人」
品特在政治和人權問題上很敢言,一名自傳作家形容他是「永遠騷擾公眾、在人生和藝術上均質疑已接納事實的人。」法國文學批評家雷羅勒則指,品特對西方世界的立場很極端,前年他公開反對伊拉克戰爭。雷羅勒說:「他的劇作也間接帶有政治意味。」
品特的作品包括《一個房子》(TheRoom)、《生日派對》(TheBirthdayParty)、《啞巴侍應》(TheDumpWaiter)、《看門人》(TheCaretaker)。除了劇作外,品特也寫電影劇本,由他改編成電影的劇本包括《法國中尉的女人》、《車禍》、《僕人》、《中間人》。他又寫詩、散文,偶爾會在台上執導,甚至客串當電影和戲劇演員。
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