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人口急促老化,一直專責人口政策的行政長官曾蔭權昨正式宣布,仿效英美國家,推出「輸入精英計劃」,與世界各地爭奪內地及海外具高技術的頂尖精英,容許這類精英先來港後搵工,希望可吸納數千名精英,提高本港人口質素,增加本港競爭力。有人力資源專家及移民顧問相信,這計劃對本港經濟有正面影響,但有研究人口政策的學者卻指,港府已太遲推出這類計劃,已失去吸引力。 記者:謝明明 麥志榮
施政報告【人口政策】
保安局昨表示,該計劃是讓一定數目的內地和海外符合特定資格的人才,在毋須事先獲得本港僱主聘用下,可先來港居住一段適當時間,以便他們考慮是否留港作長遠發展,初步構思是參考外國經驗引入計分制,以衡量申請人的年齡、學歷、專業資格、工作經驗,以及基本經濟能力等,以決定申請人是否符合要求。
不一定要做回本行
政府消息人士指,有關申請者可攜帶配偶及子女來港定居,當局會先批出一年簽證予有關精英,若他們在一年內成功找到工作,當局便會每兩年延續其簽證,當其居住滿七年便可申請成為本港永久居民。為提高該計劃的吸引力,當局不會規管有關精英的工種及薪酬,當局預期最快可於明年上半推出計劃。消息人士說,據外國經驗,輸入精英可帶動當地人均收入增加。
曾蔭權接見傳媒高層時強調,該計劃並非一般輸入勞工計劃,不會搶本地工人飯碗,當局目標是與世界各地爭奪擁有高技術的頂尖專才,他們有一定經濟能力,當局初步希望可吸納數千名這類頂尖專才。
現時本港設有兩項輸入人才計劃(見表)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外務總監吳克儉表示,今次當局放寬輸入專才規範,是迎合知識型經濟的需要,他相信輸入高質素人才可與本地人才產生互動及互補作用,有利本港經濟發展。合眾人士顧問公司總經理蘇偉忠亦認為,計劃有助本港提升人口質素,而且可填補本港對高質素人才的渴求,但他直言,這難免會對本港部份具資歷的人才造成競爭。
投資移民顧問關景鴻指出,根據外國經驗,這類計劃可為當地社會經濟帶來正面影響,根據其經驗,這計劃可吸引內地、北美洲、澳洲及新西蘭等地區的華人申請,他預期這計劃可為該公司帶來一至兩倍的生意增長。
學者責港府遲推出
不過,研究人口政策的香港大學社工及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直言,早於九九年時已察覺本港人口質素出現問題,但港府拖延至今才推出這類計劃,已錯失良機,加上本港空氣污染嚴重,難吸引這類精英來港,他認為當局首要工作是改善營商環境及空氣質素,才可真正吸引這班精英來港發展。另一學者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李翊駿亦指出,香港地小,人口壓力較加拿大等地區大,本港未必能吸納太多專才。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促請,當局要審批這類精英的工作申請,以免拖低薪酬水平,搶本地工人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