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曾蔭權昨日宣讀施政報告對政制改革問題着墨不多,只呼籲各界要以大局為重,令香港政制可以發展,不過,據悉政府已出動問責局長游說議員支持政改方案,並透露負責選舉特首的選舉委員會已敲定增加至千六人,其中原政界更由原本二百人大幅加至七百人,政府為抗衡民主派普選路徑圖,拋出「普選積木論」,認為要先由策略發展委員會逐一解決普選可能引發的政治問題,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批評曾未有積極回應民間爭取普選訴求,是不負責任。 記者:莫劍弦 莊曉陽
施政報告【政制】
曾蔭權的施政報告只有兩段提及緊接施政報告出台的政改第五號報告書,曾強調報告書的主流方案必須符合《基本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去年的釋法決定,並讓市民大眾有更大空間及更多機會參與特首及立法會的選舉,加強選舉的代表性,方案將是香港民主進程一個重要里程碑,希望立法會議員及市民討論時,能夠從香港的長遠利益出發,以整體大局為重,求同存異,令香港的政制可以向前發展。
否認將政改責任推給許仕仁
對於外界批評他將政改可能觸發的政治矛盾,推在負責政改問題的政務司司長許仕仁身上,曾蔭權在記者會中稱,任何官員負責甚麼政策,最終都是由整個政府承擔,這是政府的內部分工:「我哋係一個政府,一個特首同一個團隊,同心協力,做好一件事。」
據悉,政府內部已開始動員主要官員,分工合作游說立法會議員支持政改方案。
拋「普選積木論」抗衡民主派
方案中,除了已曝光的新增五席立會席位,由包括委任議員在內的全體區議員選舉外,政府也敲定選出○七年特首的選委會,由一千六百人選出,當中工商界、金融界、專業界及勞工、社福、宗教界人數各由二百增至三百,至於包括區議員、立會議員、港區人大及政協的原政界,則大幅由二百人增至七百人,包括委任區議員在內。
為了回應民主派普選路徑圖,政府也拋出一個「普選積木論」,建議先將一些可能因普選引發的政治問題,例如商界擔心普選引發福利主義、保守派擔心普選引至反對派失去制衡,交策略發展委員會討論,等待這些問題像積木般一個個解決,才討論何時進行全面普選。
湯家驊:要求普選明確目標
民主派普遍對曾蔭權的施政報告忽略政改表示失望。前綫召集人劉慧卿對曾未有詳談政改,認為是極大遺憾,梁國雄批評曾無法回應代表六成市民支持的民主派訴求,曾作為一個向中央反映意見的人,明顯失職。
民主黨主席李永達也批評,就算選委會增至千六人,但仍然讓委任區議員有權選舉特首,民主黨絕不會接受。45條關注組湯家驊也指出,政府所謂「普選積木論」,根本與民主派要求普選路徑圖是兩回事,民主派要求一個普選明確目標,並非要等政府解決政治問題才定出時間表,這是不負責任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