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警方上月與北京公安部、山東及廣東省警方,聯合採取代號「8.01」行動,成功破獲一個龐大跨國走私販毒集團,拘捕六名華人包括三名主犯,當中有一名香港人。行動中,公安搜獲逾一千公斤產自印度的氯胺酮(俗稱K仔),市值約一億二千萬港元、另兩部車及八萬多元人民幣毒資。
中國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長劉躍進昨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九月十九日,由北京公安部統一指揮聯同山東、廣東及香港警方進行代號「8.01」的掃毒行動,結果成功破獲了一個走私「K仔」的龐大跨國販毒集團,相信是中國建政以來撿獲最大宗的氯胺酮毒品案。
港人毒梟持加國籍
其中被捕的香港毒梟陳煥新,持加拿大籍,綽號「阿B」,為販毒集團其中一名主腦,懷疑他聯同其他同黨,包括加拿大籍綽號「大頭森」的龔嘉森(KungKaSam)、項寶及綽號「肥仔」的廣東人楊衛源等人,組成販毒集團,企圖從印度走私K仔到大陸。大頭森目前仍然在逃,中國已透過國際刑警發出紅色通緝令緝捕歸案。
本港警方稱,今年七月,毒品調查科開始搜集有關一個國際販毒集團情報,情報指該集團會從印度將一批氯胺酮,經水路偷運往大陸,本港警方於是將有關消息提供予內地公安。
據劉躍進稱,本年七月二十八日,廣東省警方接獲有關消息後,即展開部署及調查,消息指該集團準備將多達一千公斤的K仔走私往內地銷售。廣東警方發現毒販首先在印度,以每公斤八萬港元購入該批毒品,並藏在七百個報稱化學品的鐵桶中,由孟買經新加坡、韓國釜山,然後運抵山東烟台港,再經陸路運至廣東,毒販再以每公斤十二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在廣州出售。
租兩貨櫃其一探路
為逃避警方耳目,毒販計劃租用兩個貨櫃,分裝兩艘貨輪偷運,用其中一個無載毒品的貨櫃先行探路,其後再讓另一個貨櫃安全運抵。
九月十日,公安掌握毒販會在烟台環球貨櫃碼頭落貨,十四日,毒販李志波前往收貨,其後將貨放在一個冷藏倉庫儲存,三日後,項寶及肥仔等人乘機到烟台與李會合。過了兩日,毒販準備將毒品運往廣州,公安認定時機成熟分別掩至機場及酒店,將項寶、李志波及楊衛源拘捕,同時在儲存倉庫起出一千零一十公斤氯胺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