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三、二、一,點火!」萬眾期待的中國「神舟六號」載人太空船,昨日上午九時正準時發射升空。按預定計劃,費俊龍、聶海勝將遨遊太空五日,他們的衣、食、睡、拉和工作,都將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積累寶貴的經驗。不過,有專家稱,礙於天氣影響,「神六」很可能將遨遊太空五天的航程縮短成三天,提早在周六返回地球。
昨晨九時,神六順利升空,進入預定軌道。返回艙中,費俊龍和聶海勝的身體狀況良好,體溫和血壓等生理指標正常,儘管姿勢固定,但兩人不斷翻閱航天手冊,還不時手持操縱桿控制飛船,間或透過鏡頭向國人揮手,有時還相互交談,表現輕鬆。
隨着太空人費俊龍從九霄雲外傳來的第一句話:「神舟六號報告:儀表顯示,帆板打開。感覺良好。完畢!」地面數十萬工作人員才放下一顆顆懸在半空的忐忑的心,舒一口氣。約九時四十分,當局宣布:「神舟六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地面控制中心隨即響起雷動的掌聲。
吃黃梨月餅 過41歲生日
十一時左右,費、聶吃過生平第一頓黃梨月餅「太空餐」後,按計劃,由聶先休息,費繼續工作。聶海勝今日將在太空中度過或許是最難忘的四十一歲生日。
下午三時五十五分,在神六環繞地球飛行近七個小時,準備進入環繞地球飛行第五圈時,開始將原來的橢圓形飛行軌道,改變成接近圓形,整個過程歷時約兩分鐘。
航天器軌道計算專家劉迎春解釋,飛船變軌後,在第一、第三、第五天的運行軌迹幾乎相同,有利於飛船返回主着陸場。專家表示,地面一晝夜,太空船將迎來日出日落十六次,約繞地球飛行十六圈,堪稱「地面一晝夜、飛船十六天」。其間,太空人將與地面進行三十八次任務通話。
豎起大拇指 與家人對話
下午五時半,費俊龍解除安全帶,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脫下太空衣換上藍色的工作服,並首次在太空中進行科學實驗,而休息過後的聶海勝也換上了工作服,留在返回艙,對鏡頭豎起了大拇指,並用數碼相機向軌道艙拍攝。其後,費、聶兩人換位工作。昨晚,費、聶兩人還按計劃跟地面的家人直接對話。
不過,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姜景山昨表示,神六逗留太空的時間可能縮減:「估計考慮一個是天氣,和回來時候地面着陸場的情況等,絕對不是甚麼安全問題、技術問題。」當被問到縮短航程對操作、科學實驗的影響時,他說:「不應該有影響,因為有些實驗可以先盡快拿出來。」
新華社/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