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一項醫學研究發現,川崎氏病(KawasakiDisease)在華人社會非常普遍,香港每十萬名五歲以下兒童就有三十九人染上此病,其中百分之五患者更會出現冠狀動脈瘤(CoronayArteryAneurysm),而使用皮免疫球蛋白及高劑量阿士匹靈是主要的治療方法。
嬰兒患者佔多數
該項研究於一九九四年至二○○○年,在本港多間設有兒科部門的醫院進行。結果顯示,調查期間本港共有六百九十六宗病例,男女比例為一點七比一。患者年齡介乎一個月至十五歲,不足一歲的嬰兒佔三成二,逾九成在接受診斷時不足五歲。病發率與北京和台灣相若,但比西方社會高出許多。
超過八成的患者會有皮膚出疹、結膜炎、牙齒異狀等臨床症狀,但只有兩成四患者的頸部淋巴腺(CervialLymph),會出現逾一點五厘米的結(Node)。
此外,在出生後兩周、四周和八周的嬰兒中,出現冠狀動脈瘤或冠狀動脈擴張的情況是百分之十五點七、百分八點五和百分之五,情況令人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