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紀綠片《小企鵝大長征》(MarchOfThePenguins)在全球各地叫好叫座,這齣千里迢迢到嚴寒南極拍攝達十三個月的電影,講述皇帝企鵝千辛萬苦、無懼困難,踏上求偶、繁殖、覓食征途。小企鵝的堅毅除了令觀眾歎為觀止外,亦捲入了一場政治、文化、宗教以至科學風暴。不知見慣風雪的企鵝們,今趟又如何面對?
宗教派:企鵝代表忠貞
正在本港上映的《小企鵝大長征》,由法國導演盧積昆執導,主角「小企鵝」正是企鵝王國的「老大」──皇帝企鵝。皇帝企鵝體形龐大,笨拙但趣致,生活於氣溫低至零下四十度的南極,隨時要對抗時速二百五十公里的風暴,成千上萬的「小企鵝」不得不「大長征」,尋找棲息落腳之地,傳宗接代。
誕下企鵝蛋後,企鵝父母肩負起艱巨任務:企鵝爸爸捱着餓孵蛋,寸步不離;企鵝媽媽就冒險遠征覓食。幾個月後一家才重聚,企鵝爸爸和媽媽跟着就互調身份,男主外女主內,對小企鵝無微不至。等到小企鵝長大後,整個族群又再踏上征途,返回家園。
皇帝企鵝對抗大自然的長征旅途不但感人,更叫人深深體會父愛母愛之偉大。企鵝天性頓時成為人類典範,有保守派人士推崇企鵝的傳統家庭價值觀,表揚牠們「一夫一妻制、犧牲精神和養兒育女的傳統觀念」,更藉此抨擊墮胎和婚外情的行為。宗教人士亦加入戰團,美國有教會發起在教堂播放此片,讓教徒領悟「忠貞、付出、合作和慈愛」的真理。影評人梅韋德形容《小企鵝大長征》是「《受難曲》企鵝版」。
小企鵝絕地求存,同時掀起一場「進化論」和「智能設計論」之爭,相信萬物是由高智能
的人設計,指企鵝的表現是造物者的旨意,並非物競天擇的進化結果。
世俗派:企鵝代表濫交
另一邊廂,世俗派支持者作出反擊,譏諷企鵝其實很濫交,紐約中央公園動物園就有一對著名的同性戀企鵝,西洛和羅伊。《紐約時報》社論曾提出質疑;「若皇帝企鵝給我們帶出異性婚姻的訊息,那麼西洛和羅伊是在做甚麼?」不知企鵝西洛是否希望為這場「文化道德戰」降溫,早前已移情別戀另一隻雌企鵝,開枝散葉。
美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