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曾蔭權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重彈前任特首董建華的「老調」,計劃逐步將公營中醫門診診所擴展至全港,並在診所內設置電腦系統,將中醫藥臨床知識系統化,又承諾會聘請部份本地全日制中醫學士學位課程畢業生,以及提供培訓。有中醫學生批評報告內容空泛,病假紙及申領保險問題多年懸而不決,質疑當局推動中醫藥的決心。
董建華於○一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承諾五年內開設十八間中醫門診,結果至今只有三間。浸會大學中醫藥學會幹事會主席余尚豐稱,過去幾年本港中醫藥發展非常緩慢,今年施政報告的內容同樣空泛,曾蔭權隨時重蹈董建華的覆轍,「到底邊間醫院會有呢?幾時有呢?如果真係請畢業生會請幾多呢?」
議員質疑醫療融資
○三年畢業於浸大中醫藥學院的譚子勁,是私人執業的註冊中醫,他認為中醫藥發展的最大障礙是本地人才不足,缺乏培訓機會,由中醫簽發病假紙、病人申領保險等配套遲遲未能落實。
施政報告並未觸及備受爭議的醫療融資方案,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對此表示愕然,認為是曾蔭權「錫身」的表現,「呢個工作係吃力不討好,唔上身對佢嚟講咪好囉,但係令我好擔心,究竟個政府係咪有動機去做好呢件事呢?連佢都走精面,我點可以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