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新界新田文氏家族,不能不提南宋末年拒不歸降元朝、在獄中寫下《正氣歌》的名將文天祥,因為現時散居元朗新田、落馬洲一帶及大埔泰亨村的文氏村民,他們的先祖正是當年南下逃難的文天祥族人,經過七百多年繁衍,文氏家族已在新界落地生根、開枝散葉,更與屏山鄧氏、上水廖氏、粉嶺彭氏及丙崗侯氏躋身新界五大原居民家族。
古迹建築成旅遊熱點
根據文氏族譜記載,新田文族的始祖是文天祥的胞弟;文氏家族後人一向聚居新田及落馬洲一帶,除早年部份成員遷至大埔泰亨,其餘文氏後人現時散居新田及落馬洲十二條村落,每年農曆九月都會舉行大型祭祖活動,不少散居海外村民都回港參與,而且農曆新年期間村民都舉辦盛大盆菜宴。
文氏後人既是新界望族,現時元朗一帶留下不少與文氏家族有關古迹,除新田五座文氏祖祠外,位於新田永平村、建於一八六五年的大夫第是現時保存最完善的中國傳統民居,亦被譽為香港最華麗的中國傳統建築物。大夫第內部設計為傳統兩進式三間兩廊的格局,府內屋樑、窗花等裝飾兼具中西藝術特色,成為旅遊熱點。
本報記者